桃花岛位于汉阳七里庙南部、墨水湖的西北方。二十多年前,桃花岛只算是个乡下。
那时,我在院子湾的一家单位工作,对关心自己的朋友笑道:“我在郊区上班,在都市里的村庄生活。”单位地势高,好似在一处台子上,有一小院,且有一幢五层高的办公楼,四周皆是田野。我登上楼顶平台,往南俯瞰远望,桃花岛的风光尽收眼底,只见一大片的田野,可谓阡陌纵横,一直到墨水湖边;田野上有小道、鱼塘、菜地与稻田等,也有树木野草,但并不高大茂盛,亦未见春天有桃花灿烂。紧邻我们大楼的是高矮不一的村舍,房前屋后有高大的树木如水香樟等,也有极少的小卖部与小吃店。完全是一派田园风光。风从南边吹来,夹杂着水草花木与稻田之气,极其清新,提神醒脑。
坐在办公室里,透过窗户就能看见村里的人在田间劳作,或锄草或浇水或施肥;有人光着膀子、打赤脚,有人挥锹,有人挑担......。我很是惊奇,在繁华的都市里居然还有如此劳作的场景,而且与我的职业形成强烈对比,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市民还是农民?于是就下楼到村里、到田野去看看。
那时,接近并进出桃花岛还没有墨北路、麒麟路等,只有不宽阔且弯曲、柏油铺成的汉桥路。我们每天搭单位交通车或骑自行车进出汉桥路。午饭后,闲来无事,便出了单位小院,穿过小村,走进桃花岛的田野。
脚下的路全是窄而坎坷的土路,甚至有些泥泞;腥味越来越浓,甚至还有肥水池散发的异味。我不禁想起了故乡,故乡的田野与此处何其相似;我想应当有牛的,但始终未见一头,无论水牛还是老黄牛。
一个春末夏初的中午,和三两同事拎着一只桶,寻了几只竹竿,去钓虾子。我们走到田里。一个同事捉了一只青蛙,把青蛙肢解了,给每人分了一块,将其绑到系在竹竿的绳子上,以此诱捕虾子。途中,见一小伙子占据了一段约十来米长的小水沟,他在水沟里放置了很多竹竿;只见他不停地提拉竹竿,一只只龙虾便从水中被拉出来。我们也赶紧找了一个地方下竿,果真很快就有货了。我感觉,桃花岛这个地方土壮水肥,虾自然就多且憨,净是苕货,个把小时的工夫便进了大半桶。
那时,单位附近什么游乐设置也没有,也无超市可逛,但在室内待久了,还是想到外面溜达。某个春日,我和妻子一起去桃花岛散步。我们沿着田间小道往西南走,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小风拂面,十分地惬意。田埂上居然有一丛一丛低矮的野枸杞,绿油油的,很是招人,我们掐了些鲜嫩的枸杞尖。说也奇怪,一路上并未见桃树桃花。我们一直走到了桃花岛最西南端,伸入墨水湖的那个尖尖处或可称作嘴的地方,浩渺的墨水湖便呈现在眼前。
墨水湖壮阔极了。风正强劲,波浪涌动,拍打着弯弯曲曲的黄土湖岸,发出咕咚咕咚的声响。我们仿佛置身于海岸边。这岸边并无屋舍树木草坪与道路。湖对岸的景物不甚清晰,净是田野,更加荒蛮,我从未去过那一方,猜想那里必定更是乡下,不属于市区了。
白天,可以这么三两人进入桃花岛转转,一人就显孤单了;而且一入夜就更不能前往,那里漆黑一片;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也难以去了。
上世纪末,桃花岛渐渐地被规划开发。道路平整了,高楼起来了,店铺出现了,男男女女多起来了。最是那蜿蜒的环湖绿道,绿树成荫,美丽幽静,宜人漫步。政府派园丁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于是有了水杉、梧桐、香樟、栾树等等。当然也有桃树,还有一尊古装而好看的桃花夫人的塑像,那一定是有个神奇的传说。每到春天,桃花盛开,粉红一片,桃花岛便成名副其实的胜境了;而且,如今的桃花岛四季都有美景。
我走在今天繁华与美丽的桃花岛,感叹沧海桑田的变化,丝毫再也找不到昔日的踪影。
2020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