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满足院内跨病区、跨科室,院间跨医院、跨地域的会诊需求,提供全天候、立体式会诊服务的远程医疗平台,给偏远群众带来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也开拓一片高成长新蓝海。目前,“瑞影云++”远程超声平台已覆盖中国包括新疆和西藏在内的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
在重症医疗急救应用上,通过迈瑞的“瑞智联”方案,患者实现“上车即入院”,救护车上可采集患者生命体征、心电波形、静息心电报告以及车内救治情况,实时传输至120指挥中心及医院急诊科,院内医护可及早制定抢救方案。
“医疗行业所有的数字化创新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患者。”迈瑞医疗IT互联业务总监代巍巍指出,临床需求永远是数字化医疗驶向“星辰大海”的灯塔。由“瑞智联”“瑞影云++”“迈瑞智检”实验室构成的“三瑞”生态,将助力医院构建智慧诊疗生态系统,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效率。
根植大湾区热土 拥抱上下游产业链
一台小小的AI阅片机,凝聚着不仅仅是一两家企业的心血,背后是中国医疗产业链“国产替代”的汹涌激流。
自2013年起,迈瑞团队走访全球数百家医院,与专家学者沟通,完成“相机升级”“结构调整”“定制镜头”等多重环节的深度研发与创新,“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跟上下游企业,比如国内光学成像设备厂家磨合,提出更高的成像需求,让每一个国产零部件都达到甚至超过国外水平。”叶燚表示。
过去很多年,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几乎被合称“GPS”的通用(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三家跨国巨头垄断。随着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企业崛起,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逐步被化解。
“一开始,我们拿着阅片机去找专家,他们都会习惯性地持怀疑态度,想拆开看看里面的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究竟是不是国产的。”谈起初入市场的遭遇,叶燚有些无奈地笑了。通过自主研发打破外企垄断,可以有效降低国内的医疗成本,促进医疗普惠大众,在AI和互联网加持下,中国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替代是一种趋势,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最终能征服市场的,唯有不断“创新”,用产品质量说话。
![](http://imgq8.q578.com/ef/0914/abd2e280382393fd.jpg)
而迈瑞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恰恰是一片创新的沃土。“阅片机最终能进入创新审批通道,实际上是‘强强强’的结合,是多中心协作的产品。”叶燚表示,迈瑞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而合作方腾讯则在AI领域深耕多年,除此之外,大湾区还有非常强劲的医疗资源专家资源,在大湾区的热土之上,产业链上的企业不断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共同在数字生态上不断探索,不断向智慧的高地进发。
单打独斗早已不适用,融合、跨界、拥抱产业链上下游才能形成“弯道超车”的合力。叶燚表示,目前,迈瑞医疗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领域已经实现从追随者到挑战者身份的转变,未来,迈瑞也会充分发挥“链主”的引领者作用,除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外,迈瑞还将联合腾讯及更多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体外诊断其他领域内的融合与应用,如尿液分析、智能实验室、体外诊断大数据等,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医疗设备与服务,实现科技服务大众、普及高端科技,让更多人分享优质生命关怀。
“镜下即宇宙”
“湾区造”AI+医疗走向全国
沿着深南大道,从腾讯总部驱车前往迈瑞总部,只需短短十分钟。在过去几年,因一台AI阅片机,两家龙头企业携手闯关,共同搭建起了一条人工智能与医疗对接的无形桥梁。
“血液细胞形态学是很好的结合点,能够充分发挥腾讯在算法上积累的优势,解决临床痛点。”腾讯AI Lab医疗中心副总经理韩骁表示,腾讯希望用科技赋能各行各业。
据韩骁介绍,在研发过程中,腾讯团队采用多项自主研制的先进AI计算解决方案,面对庞大混有噪声的上百万数据,大幅缩短训练时间,提升迭代次数。同时,算法工程师使用多智能体模拟,通过多个专家系统所组成的决策系统,提升整体细胞形态的分析性能,做到异常和恶性细胞不遗漏、疑似细胞有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