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04年,流行于大街小巷的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吗?
歌火了,唱歌的人却一直很神秘。
万众歌迷带着好奇,揭开了他的神秘面纱。
他叫刀郎,原名罗林。
一时间,流行乐坛有了他的名字。
罗大佑对他不吝夸赞:
“他的嗓子很特别,天生就是唱歌的料。”
迪克牛仔对他同样欣赏:
“听到他的歌会感到嫉妒。”
为他的才华嫉妒,亦是一种认可。
谭咏麟专门跑了一趟新疆求合作,两人共同演唱了《披着羊皮的狼》。
除了业内中肯的评价,刀郎还受到各大知名访谈节目邀请。
刀郎广受业内外欢迎的同时,内地流行乐团却有着一些不同的声音。
2010年,内地评选“十大影响力歌手”,刀郎的名字在评选名单之列。
如果没有意外,刀郎会成为最具影响力歌手之一。
然而,因为那英的一句话,十大歌手变成了九位。
本该写刀郎名字的地方,变成了空缺位。
自此之后,刀郎在悄然之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如今,人们依然可以在各种场合,听到那饱含沙哑沧桑的歌声,但却极少看到他的身影。
“凉薄”的娱乐圈,刀郎无容身之地?“消失”十年后,才弄明白他有多清醒。
01
1971年,刀郎出生于内江市重龙镇一户文艺家庭,父母都是文工团的演员。
那时候,刀郎还不叫这个名字。
经过一番商量,父母便用各自的姓氏,为儿子取名为罗林,后来改为刀郎。
罗林改名为刀郎背后,有着一段少有人知的故事。
一切要从刀郎的学艺开始说起。
一个家庭里,孩子长大之后的职业,或多或少会受父母的影响。
刀郎的父母都是文工团的演员,经常在外地演出。
几个月大还在哺乳期的刀郎,便跟着父母东奔西走。
因为忙于事业,父母只好把照顾小儿子的重担,放在了只有5岁多的大儿子肩上。
自己尚在被人照顾的年纪,却要担负照顾别人的重任。
刀郎的哥哥自小,便比同龄孩子成熟得多。
哥哥虽然年少老成,但与刀郎性格截然相反。
两人动辄因为几句话,便吵得目红耳赤。
闹得凶了,被哥哥揍时有发生。
缺少父母关爱,身边没有同龄玩伴,是刀郎童年中的灰色暗调。
唯一让刀郎提起兴致的事,便是跑到表哥家玩耍。
刀郎12岁那年去表哥家,被一架钢琴吸引。
他在钢琴前坐下来,学着表哥弹琴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弹奏着。
悦耳的琴音,瞬间让他阴郁的心变得明朗起来。
在表哥的强烈建议下,父母为刀郎买了一架电子琴。
此后,那架电子琴便成了他年少时最好的“玩伴”。
02
上了中学以后,刀郎到了叛逆的年纪。
性格有些孤僻的他,与社会上的小混混发生矛盾,被堵在校门口一顿暴揍。
刀郎双手护着身体,唉哼之余想起了哥哥。
强忍疼痛回到家里,哥哥看到他鼻青脸肿的样子,便知道发生了什么。
于是风一般地冲出去,为受伤的弟弟“寻仇”。
哥哥身手不凡,三下五除二,几个滋事的小街痞,被揍同城交友附近交友软件得抱头鼠窜。
回家之后,报仇雪恨的刀郎来不及得意,哥哥的拳脚又落在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