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西域”二字。
而且刀郎的歌本来就是西域风格,所以即便有人发现了,也不会产生怀疑。
“西域刀郎”由此大赚一笔,其实是蹭了刀郎的流量。
“真假刀郎”事件,最终以“西域刀郎”被勒令道歉、赔偿,画上句号。
这件事也证明,刀郎的确太受欢迎了。
他的歌老少皆宜,优点是通俗易懂。
而“通俗”也成了专业音乐人审美时,设下的一道无形的门槛。
于是批判刀郎的声音开始浮出水面,成为彼时颇具争议的话题。
07
2010年,“内地十大歌手评选”拉qq交友功能的开帷幕。
那一天,在其他评委同意刀郎入选的情形下,那英力排众议公开表示:
刀郎的音乐不具有审美观,不能代表主流音乐。
接着她又比划着手势补充了一句:
“提到刀郎的销量,我又得闭嘴了,因为我们确实卖不过他。
但是咱们不能光看销量。”
于是,由“主流”和“销量”滋生出的矛盾,成了人们争论的热点。
对于刀郎的歌,杨坤单刀直入:“那是音乐吗?”
汪峰也出面表示:“刀郎现象是乐坛的悲哀。”
“拉帮结伙”发起“围攻”,刀郎的作品成了“只有农民工会听”的歌曲。
他们却不知道,刀郎的粉丝里不光农民工,还有商界大佬。
张艺谋《十面埋伏》首映礼,刀郎在受邀之列。
难道是张导理不清主流,亦或不懂对音乐审美?
外界对此争论不休,刀郎“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有一次,刀郎接受采访,被记者问及争议风波,刀郎只是淡然地回应:
“这些话是你亲耳听到的吗?如果不是那就不要问了。”
轻描淡的一句话,让一场看似“不死不休”的争论,迅速降下了热度。
至今,网上有关于这件事的争议,仍然不绝于耳。
但任凭风浪来去,刀郎坐怀不乱,甚至置身之外,好像这些事与自己无关一样。
那段时间,他彻底消失了。
他驾车回到了乌鲁木齐,途经甘肃差点被歌迷认出来,吓得落荒而逃。
沉溺于音乐,不想变红的刀郎,一夜爆红。
这让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曝光于大众之下。
就他的性格而言,这些光环会让他变得不知所措。
08
为了平静自己的心态,刀郎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像从前一样埋头写歌。
至今写出了《冲动的惩罚》《西海情歌》《情人》《披着羊皮的狼》《永远的兄弟》等经典歌曲。
无论这些歌是否像那英所说的:“没有审美价值。”
但刀郎的歌是时代中的一个标记,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所谓的主流,不是少数人的主流。只有大众化的,才更符合主流的定义。
说简单点,一首歌美不美,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大家伙听着好,听完后回味不断,这就是一首好歌。
刀郎做到了,他就是歌迷心中的最佳歌手。
2012年,刀郎凭《爱是你我》,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这一年,他还举办了“谢谢你全国巡演”。
此后10年间,几乎很少再看到他露面。
销声匿迹的刀郎,一直执着于对音乐的追求。
2021年还发布专辑《世间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