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开非法追债,欢颂可以去大城市打工,但禁摩的地方就是禁摩,出车祸她自己也有责任。阿耀要当冤大头帮着还款,也不必铤而走险去飞跃珠江。林林总总失真的情节盘算下来,《四海》遭遇的吐槽都是主角们自己 " 作 " 出来的。
《四海》并没有拍出少年纵横四海的豪情,反倒是英文片名《Only Fools Rush In》来自猫王的《Can't Help Fall In Love》。Wise man say,only fools rush in.But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用流行语大概就是 " 智者不入爱河,蠢货自甘堕落。"
《四海》的定位迷失了,纯搞作者电影显得太顾影自怜般的矫情。说是喜剧,情节推动全靠意外死亡。在旋律低沉的电影里,又出现了太多段子笑料,谐音梗笑点过时且无聊。明明远走他乡日子很压抑了,后半段还整个警察和追债者硬杠的剧情。
于是乎,充满宿命感的悲剧故事变成了啼笑皆非的对短视频的戏仿。仿佛有抖机灵的博主告诉你,怎么把电影拍出韩寒的感觉。观众看后深以为然,觉得有韩味但是底蕴欠缺,打开评论区却发现,博主竟然就是韩寒本人。
欢颂曾问阿耀表演做好了能怎样,阿耀回答:" 做好了等于什么也没做。"《四海》退化的表达似乎也说明了同样道理,拍完了等于什么也没拍。
因为最恣意盎然的少年韩寒,已经在少年时期完成了应该完成的所有表达。再往后的每一步,他都只会和大众生活越来越远。
这样的故事在很多导演身上上演。开始是纯粹的表达生活,后来是半蒙半猜的表达生活,到最后是完全臆测生活。与其扼腕《四海》,倒不如翻开《三重门》,因为里面那个刚退学的小子才是真阿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