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花先声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2 月 8 日,据新浪体育报道,美国投票网站 Ranker 关于 " 史上最佳奥运会排行榜 " 显示,2008 北京夏奥会和北京 2022 冬奥会分别占据榜首、榜眼。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两场惊艳全球近 50 亿人的盛会开幕式均出自一人之手——张艺谋。
从雅典 8 分钟的 " 领导批示 "" 恶评如潮 "" 人生低谷 " 到现在世界上第一位执导夏奥和冬奥开闭幕式的 " 双奥 " 总导演,一天工作 20 个小时,同时推进 9 个项目;特殊时期每天只睡 3 个小时;开会到凌晨 2、3 点家常便饭,这位 72 岁的高龄导演,经历了太多太多。
我们翻看了大量奥运背后的纪实故事,发现张艺谋作为国际奥组委以及 14 亿国人的乙方,带领队伍两次完成了 " 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 leader 张艺谋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抗压能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在重重限制之下达成上下左右的共识,并最终将工作落到实处,达成目标。
超级能抗压,超级能创新,超级能熬,超级能成事!很多人感慨——张艺谋,是个狠人!
而他这种躬身入局、主动出击、极致专注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团队 " 罢工 ",领导 " 约谈 "
筹备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时候,2 年 5 个月时间里,张艺谋主持的仅创意工作会议就 2000 多个。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觉艺术特效总设计蔡国强回忆说:" 整个 2000 多次会议有百分之五十、七十是坐在那边想不出招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核心创意小组王潮歌回忆说:" 我认为在奥运会开创作会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不是一个创作的享受,它总是让人感受到无奈和绝望。"
凌晨两三点睡觉家常便饭," 推倒重来 " 是纪录片里提到最多的词汇,音乐负责人压力太大想辞职,服装总设计师因工作强度太大被紧急送往医院,这就是幕后工作人员的日常。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服装工作室副主任黄宝荣回忆说:" 那时候感觉疯了,将近一星期没敢上床睡过觉,只是洗完澡之后找个椅子躺会、靠会,就赶紧起来,根本不敢睡。"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卷编导沈伟回忆说:" 经常就是动作和昨天又不一样了,全改了,位置也改了,动作也改了,空间也改了,音乐也改了。" 每次的改动居然写满了半个本子。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影像主任设计李耕回忆说:" 好几个月了,不知道改了多少次了,改得很痛苦,改一次哭一次。"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舞美道具总制作黄宝荣回忆说:我这三年里头全是在干活,都没有自己的闲工夫,我已经想不起来自己有什么事了。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制作人庞丽薇回忆说:在这三年里,基本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没有度假,什么都没有。
看着纪录片里这段痛苦的回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的艰辛和压力,而他们还只是开闭幕式中一个环节的负责人,那作为总导演的张艺谋呢?
别的奥运导演做完创意工作之后都是坐着喝咖啡,而接近古稀之年的张艺谋不光要带着一群艺术家一稿一稿改方案,还得做编剧、场务的工作。
演员吃不好饭,洗不上澡,他管;
吊威亚的演员没有保险,他管;
工作人员进进出出签条子,他管;
订购的缶出现了质量问题,他管;
为了几万块钱的垫付款,他要亲自跟厂商打包票;
演员排练很辛苦,他就亲自发表动员讲话,自己发动名人效应和演员合影拍照;
原本定的皮影节目被领导取消了,他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重新为上千名战士做安排。
技术瓶颈、人员调动、材料采买、后勤保障,按说这些事情不应该总导演来做,但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都得总导演顶上去做。连张艺谋自己也感慨 " 国外的导演喝着咖啡就把活干了,我这…… "
天天都有绝望,天天也都有希望,这就是张艺谋每天的状态。
1. 带着枷锁跳舞
2007 年 3 月 23 日,张艺谋和团队信心满满地向奥组委汇报创意方案,结果整个架构被否定,一群人努力了一年多的成果被全盘推翻,意味着创意工作得回到原点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