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不久,第三代导演谢晋找到他,给他写信:我要拍《芙蓉镇》,想请你试试秦书田这角色。我不是不相信你的演技,而是因为你太年轻,你看看小说,抽空来趟上海。
姜文很感动,把信读了好几遍收了起来,然后就买票去了上海。
拍《芙蓉镇》那会儿,姜文还没有什么名气。谢晋选他出演男主角秦书田,把他介绍给搭档刘晓庆:"这是姜文,5分中的5分,中戏里最优秀的那一拨。"刘晓庆早就红透全国,听到这话仔细打量了姜文两眼。
为了演好秦书田,姜文在长沙、衡阳走访了50多个"右派",给秦书田写的人物传记比《芙蓉镇》小说还厚。有时候大半夜爬起来,跑去取景地给自己设计戏。秦书田拿扫帚扫大街跳起华尔兹那一段,就是姜文自己设计的。
图源:《芙蓉镇》
姜文老给剧本改戏,改到后头导演生气了,说: 你们以为剧本是这么容易写的吗?提意见谁不会?你们可以改,但改出来要比一比,改的不好,不要!姜文回去把剧本改了个遍,好多地方都采纳了。
后来拍《红高粱》,他又自己设计了"颠轿",他觉得人物不合理,天天跟张艺谋在片场吵。张艺谋说:"拍《红高粱》的时候我不懂怎么把握人物,幸亏有姜文在,不然这片子绝没有呈现出来的那股自由狂放的劲儿。"
1988年,《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获了金熊奖,姜文想:就这样就获奖了?那改天我也拍电影。
从那时起,姜文就开始盘算着怎么做导演了。
1990年谢飞导演的《本命年》一拍完,谢飞断言:"姜文肯定得自己拍戏,迟早。"张艺谋也同意:"他就是要当司令员的人,当不了底下的兵。"
张艺谋还说:"他是一个心比天高的人,我觉得他骨子里一定想超越当代的中国导演,他真的这样想,但他嘴上不承认。这是我的看法。我也相信他是未来中国最好的导演。"
1990年,姜文演完谢飞的《本命年》去柏林参加影展,遇到陈凯歌。
陈凯歌听说他要当导演,劝他别着急拍电影了,他说导演不值钱,谁都能干,可伟大的演员是一百年才出一个的。"我觉得以你的资质能成为伟大的演员"。
可姜文没听进去,野心早就关不住了。他对当时的女朋友刘晓庆讲: "我要去美国学导演。"刘晓庆说: "导演不是学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你要当导演要趁早,人有激情的时候容易出作品。"
姜文找了几年好小说未果,直到遇到《动物凶猛》。
1992年,住在姜文家对面的王朔丢给他一部中篇小说,姜文一读就读到了天亮:觉得像针管扎进了血管里,血冒了出来,闻到了西藏歌和大食堂的味儿。
姜文读完就决定拍成电影。
他想让王朔写剧本,王朔不干:"这东西最好你自己写,从你自己心里长出来。"姜文把自己锁在一个小屋里,埋头写了一个半月,把6万字的原著改成了9万字的剧本。王朔看了姜文写的剧本,感叹道:"可叹我混了这么久,有时候确实欺世盗名。"
姜文把《动物凶猛》改成剧本《阳光灿烂的日子》,男主角"马小军"的名字,正是"姜小军"和"马猴"的合体,还找了长相酷似自己的夏雨演这个角色。
1995年夏,《阳光灿烂的日子》公映,票房大卖5000万,创下年度最高纪录,还捧回6座金马奖杯。夏雨一出道就拿了威尼斯影帝,姜文也成了金马最佳导演。
那年整个夏天都回荡着影片中那段经典独白: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们,阳光充足,明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图源:《阳光灿烂的日子》
当年《时代周刊》把《阳光》评选为全球十大电影之首,陈可辛回忆自己"第一次看的时候都傻了"。1996年王朔在《大众电影》上接受访问,记者问:"中国导演里,你最欣赏的是谁?"
王朔说:"张艺谋陈凯歌肯定是好的。但我最想成为姜文那样的,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最重要是独特,我没想到他会把《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成那样。"
类似的问题,1991年焦雄屏也问过姜文:"中国这么多导演,哪个优秀?姜文说:"现在没有,以后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