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经典影片《教父》上映 50 周年。
据称,今年奥斯卡的看点之一也是电影的主创重聚。
一直以来,《教父》三部曲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特别是前两部,常常被人们作为影史最佳电影的候选。
而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教父》同样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
不少电影人都曾公开表达过对它的推崇。
比如导演姜文,每次看烂片不开心时,必看《教父》洗眼。
这部讲述美国黑手党家族的影片,能在有着地域文化隔阂的中国广受欢迎。
原因正是在于它早已超出了黑帮类型电影的范畴,抵达了人性的深度。
除了势力冲突和血拼内斗,更是建构出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人情社会。
从中,甚至可以体会到关乎家庭、江湖、宿命的浓浓的东方哲学。
今天,鱼叔也想借此之际,来回顾一下这部神作。
《教父》
家庭
姜文说过一句话:
《教父》本质上就是《家》《春》《秋》的故事。
两代教父不仅仅是帮派领袖,也分别是家庭中的核心角色。
《教父》的一头一尾,两场大戏,背景都是重大的家庭聚会。
一个是老教父女儿的婚礼,一个是新教父的受洗礼。
两场仪式上,教父都将肮脏的犯罪行为隔绝于亲情之外,维护着家庭表面上的温馨与美满。
家庭的忠诚和爱护,始终是老教父的首要准则。
他年轻时丢了工作,沮丧回家时还不忘带给妻子一个梨。
老年要事缠身,仍把大把时间留给亲人。
家庭合影时,家人不全,他拒绝开拍。
家庭聚餐时,从不讨论生意。
「不抽空陪伴家人的男人,算不上真正的男人」
仅这一句经典论调,足以看出家庭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在著名的开场中,殡仪馆老板寻找老教父为女儿复仇。
老教父告诉他:
「某一天,我会需要你帮一个忙,也可能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
按照常规黑帮片的路数,这个忙必然是一件危险、为难之事。
但老教父没有。
既没有借此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也没有收取任何回报。
那一天到来时,是为自己的长子化妆。
让母亲不必看到儿子的惨状。
最后的死亡,也是在和孙子游戏时离去。
我们在这位老教父身上,几乎没有看到传统黑帮电影里的凶残、无情。
反倒永远记住了他对于家庭的付出与慈祥。
以至于这样一位犯罪大佬死去的时候,竟让人感到痛心。
迈克成为新教父后,完全继承了父亲家庭至上的观念。
年轻时,他原本并不认同家里人的黑帮做法。
甚至将家族与自己划分得一干二净。
但在父亲遭受毒贩帮派的枪击后,他才意识到家人的重要性。
出于保护父亲的动机,走上新一代教父的道路。
但迈克出于保护家庭的意识越发过头,直至反过来对家人造成了伤害。
这一巨大悖论,也构成了新教父浓重的悲情色彩。
在遭受袭击时,他将第二任妻子凯护在身下,但真正伤害了凯的人反而是他自己。
他杀死了妹夫,是为了替兄长报仇。
他又杀死了二哥,是因为他对家庭造成了威胁。
最终,他的女儿被仇人杀死,迈克撕心裂肺地哭喊,精神遭受重创。
两代教父对家庭的重视,既投射了导演弗朗西斯 · 福特 · 科波拉作为意大利裔美国人的真实情感,也扎根于深刻的社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