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里,意大利裔移民在美国社会里备受歧视和压迫 。
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团结起来,组成黑手党,用黑暗的手段保护本族人。
家庭,是意大利人的核心。
美国主流社会的法律,不能保护他们。
黑手党的犯罪行为,反而能在家庭式的联结中给他们真正的安全感。
与其说《教父》是黑帮犯罪片,不如说是一部兼具社会广度和现实深度的家庭故事片。
一方面表现了移民群体对「家」这一共同体的精神追寻。
另一方面,表现了普遍意义上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即便它有着西方文化的外壳,但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关于家庭的内核并不陌生。
影片中的家庭形态与东方式的大家庭,有着相通之处。
无论存在多少利益冲突,都要竭力维护表面的一团和气。
家庭与个人的关系是稳固而又紧张的。
捆绑与牺牲,逃离与回归,忠诚与背叛 …… 常常是相伴而生。
也正因此,这部看似与我们十分遥远的黑手党故事。
才能打破文化隔膜,赢得广泛的情感认同。
江湖
《教父》三部曲常被称为「男人的圣经」。
其实,教父的处世哲学,颇有点香港武侠、警匪片里盗亦有道的意味。
老教父维托 · 柯里昂,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小人物,到黑手党领袖,是身不由己的偶然,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他靠的不是暴力,而是一次次道义之举换取的敬意。
他温雅讲理,帮扶弱小,平衡势力。
他愿意帮生活拮据的寡妇出面向房东求情、垫付房租。
他坚持不碰毒品生意。
晚年也一直致力于将黑道生意合法化。
在大众之中,逐步赢得了「教父」的地位和荣誉。
回顾柯里昂家族的每一次犯罪,似乎也都是情有可原的。
不是被逼到绝境后的复仇,就是出于保护家庭的目的。
而且,几乎所有残暴的谋杀都不是柯里昂家族主动挑起的。
每一部中的厮杀,柯里昂家族都处于自卫和反击的位置。
第一部中,迈克清洗五大家族, 因为他们支持毒品、谋害父亲、杀死长兄。
第二部的厮杀是由迈克遭袭而引起的。
第三部同样是因为迈克的收购计划被蓄意破坏,还遭到了暗杀。
反观与柯里昂家族对立的敌人。
他们不是欺压穷人,就是卖毒品给孩子。
还残忍地杀死了迈克的第一任妻子、朋友和女儿。
再看那些以合法身份出现的警察。
同样为了钱和罪犯沆瀣一气,干尽违法勾当。
因此,当我们观看影片时,不仅不会对教父的犯罪行径进行指责,反而会欣赏其中凸显出的英雄主义色彩。
这种人格魅力,本质上更贴近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悲天悯人、快意恩仇的侠客精神。
这与向来重义轻利的香港黑帮电影也是一脉相承的。
比如,电影《英雄本色》。
片中,小马哥已经从小弟变成意气风发的大哥。
可当他得知之前的老大宋子豪被出卖,依旧亲自跑去报仇。
还抱着和他一起东山再起的信念,甘愿忍辱负重地活着。
杀伐果断,却又义薄云天,让人物更显魅力。
热气腾腾的江湖气息,弥补了不同地域下的文化隔阂,在共通的情感上达到共鸣。
在这一点上,《教父》牢牢抓住了中国观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