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芹和谢晋
黄蜀芹曾在访谈中描述那时自己的欣喜若狂。
" 一个人有几个几十年呀!等于我们都在井底下,他突然给你一根绳子,把我们捞上来,这等于救命恩人啊!所以那时候的心情是他叫我干啥我就干啥,只要看得见那个摄影机,在旁边听它转的声音,我什么都愿意做。"
许是考虑到黄蜀芹有些生疏,《啊!摇篮》(1979 年)的拍摄中,谢晋安排她管驴。第二次合作拍摄《天云山传奇》(1980 年)时,谢晋才把更为重要的工作——工作台本交给了她。
《天云山传奇》
《天云山传奇》中有多个女性角色,故事通过她们和男主角罗群的分合纠葛展现了人在不同时期的犹豫和矛盾。谢晋丰盈、有血肉、有故事逻辑的角色塑造,也触动了黄蜀芹。在 " 毕业 " 后的独立执导时期,她对每个角色都有贴合时代的想象。
在 1981 年处女作《当代人》里,黄蜀芹不仅给演员做功课,要求演出一个敢爱又敢嫉妒的具有反叛精神的女主角,还在视觉形象上追求流行。
男女主角骑上着摩托车追赶火车的片段,在当时可谓浪漫奔放到极点。
《当代人》
1983 年,她又变风格去拍了(不疼痛的)青春片《青春万岁》,改编自王蒙的同名小说。
在拍摄时,黄蜀芹结合了自己的回忆。
" 我从小很拘谨。小学的时候我就怕男生,下了课他们老是疯跑疯跑,我就觉得没个地方躲似的,不自在...... 到了女中以后,那个校园又大,草地又大,没有男同学,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在那儿翻滚啊,或者追逐啊,那个年龄可不都那样吗?"
"在那个地方,不会受伤,永远不会受伤,没有人来伤害你。"
这部淡化了情节,由细节串联起来的诗般青春片,获得第八届塔什干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纪念奖。
《青春万岁》
在抒发了时代和个人青春感怀后,黄蜀芹又尝试散文诗电影《童年的朋友》(1984 年)和 " 未来动作片 "《超国界行动》(1986 年)。《超国界行动》票房不俗,还将演员邬君梅推向了国际视野。但黄蜀芹却陷入了对自我和电影意义的怀疑——
什么样的电影才值得拍?自己到底应该拍什么?这或许是不少女性导演都会面临的叩问和自觉时刻。
戴锦华在《不可见的女性 :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中认为,女导演是一种特定的花木兰式社会角色。
《花木兰》
因为她们通常只有在选择并且主流化处理 " 重大 " 社会、历史题材的时候,才被认为 " 和男人一样 "。而" 和男人一样 " 才算取得主流评价和商业上的成功。
尽管以往的作品都是表现时代、群像大题材的佳作,新作《超国界行动》也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黄蜀芹觉得,自己离个性越来越远,心中总有些东西,想在下一部 " 真正有意义的电影 " 里表达。
在这创作的瓶颈期,灵感缪斯 " 秋芸 " 来了。
裴艳玲 . 脸谱 . 秋芸
1986 年 10 月,河北梆子名伶裴艳玲刚从欧洲表演回国,就忙带自己的剧团去农村走穴。
在演出地,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来电,那一头的声音透着一种热切的直接——来自在家苦思小半年的黄蜀芹。
她在被蒋子龙写的报告文学《长发男儿》所吸引,里面介绍了裴艳玲扮武生、演花脸最终成名的故事,还提到:
" 裴艳玲正在排演一出新戏《钟馗全传》,扮演钟馗,预祝她演出成功。"
女扮男轰动梨园?还要进一步演一个丑陋可怖的男鬼?
看着墙上丈夫画的《钟馗嫁妹》脸谱画,黄蜀芹觉得自己想拍的好电影来了。
郑长符设计的《人 · 鬼 · 情》海报,用写意绘画方式表现人鬼对话的意境
也许是这种热忱打动了裴艳玲,忙碌的她爽朗地将自己的表演地址告诉黄蜀芹。两人同吃同住约十天,白天黄蜀芹听裴艳玲讲故事,晚上看她演出,偶尔也自己体会下扮 " 角儿 " 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