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看不下去,制止道:"不要这样,这样不好。"肖华为此很感激张艺谋:"我从他那里第一次体会到了被人保护的感觉。"
六十年代中期局势混乱,学校开始停课,街上也接二连三出事。从那会儿起,肖华有近两年没见到张艺谋。
1968年11月,她却突然收到"同学张诒谋"的来信。
在信里,张艺谋拜托肖华向爸妈打听上山下乡的事。张艺谋是个要强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求人,肖华知道他的性子,立马就给他回了信。
事后肖华纳闷:他是怎么知道我们家地址的呢?张艺谋告诉她:"我尾随你到过你家大院,写信前我还特意跑你家看了看门牌号呢!"
这之后,两人开始了信件往来。他们在信里回忆同窗生涯,还谈论社会局势,不久就相恋了。
图源:网络
1968年,张艺谋准备去宝鸡插队,希望肖华跟自己同行。肖华知道张艺谋喜欢自己,但对两人的未来感到迷茫:
"农村的生活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他能永不背叛我吗?"
肖华犹豫了,她给张艺谋写了一封信,亲手交给了他:"我近来的想法都在上面了,希望你认真看看。"
三天后肖华收到张艺谋的回信,看完后崩溃了。
张艺谋陈述了自己的家世。他是反革命出身,从小不知道"家庭出身"那一栏怎么填。小学毕业那会儿,妈妈哭着对他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你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全靠你自己努力了。"
从那时起他就铆劲读书,不敢写入团申请书,也不敢提及父亲。终于等到上山下乡,一个让所有人都重新平等的机会,却又被肖华的信打击了。
他说:"我心中的痛苦是无法用笔表达的!这一切的一切我是多么希望能得到你的理解和友情!"
在信里,他还承诺自己将来会出人头地,并"衷心地希望你能与我分享这成功的喜悦"。
看完信后,肖华泣不成声。她被张艺谋的倔强和不屈打动,收起信后就朝他家跑去。
她说:"我突然醒悟到我们俩从开始交往那一日起,就不是一般少男少女的游戏,而是两颗心的碰撞。"
1968年12月,张艺谋和肖华还有另两名同学下乡乾县。张艺谋和肖华被分到了饲养室,平日负责喂猪喂牛,还得铡饲料,割草。
一开始几人去农民家吃饭,后来学着自己做饭。肖华没做过饭,被烟熏得直流眼泪,背柴、做饭的任务就交给了张艺谋。
张艺谋出力多,饭量大,肖华每月都省下将近一半粮票给他。张艺谋开玩笑:"要是咱俩以后不好了,光粮票我也还不起。"
每月买一次粮,买粮都是两个男生从粮站背回来,来回三十里路。
有次男生不在,肖华就跟另一个女生结伴去买粮,她从口袋掏出粮本,意外发现上面的"户主"是自己。
肖华问他为什么不填他自己,张艺谋笑笑没说话。
肖华感动:"我觉得张艺谋时时惦记着我,总想维护和抬高我的地位。我心里甜甜的。"
时间一久,两人关系自然起来。肖华帮张艺谋洗脏衣服,补破袜子。张艺谋穿黄线袜,三天两头就得补,补丁上撂补丁非常硬,针都扎不过去。
每次肖华歪着头补袜子,知青朋友就冲着她笑。肖华很难过,但不是因为被嘲笑,而是觉得这样的袜子会折磨张艺谋作为男人的尊严。
肖华自作主张给张艺谋买了尼龙袜,晚饭后叫到屋外给他,张艺谋穿上后不知把脚放在哪。隔了好一会他才说:"这袜子可真光滑,摸着也光,穿着真舒服……"
肖华意识到这是张艺谋第一次穿尼龙袜,她心里一颤:"你太苦了,我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好好爱你。"然后一下子扑到张艺谋怀里。
这之后,张艺谋彻底对肖华敞开了胸怀,给她讲了自己"历史反革命"的家庭成分,说到伤心处,张艺谋倒头痛哭:"我是反革命的儿子,幸福和爱情与我无关。你的父母不会接受我的。"
图源:网络
1971年,张艺谋和肖华结束插队,进入咸阳棉纺八厂当起了工人。两人相距50里地,最多一周见上一次,一般都是五一、十一节日见面。
每次见面,两人都有说不完的话,分别的时候你送我我送你,肖华回到家都是晚上十一点多了。爸妈很生气。
肖华把两人的关系告诉了爸妈,爸爸听后皱起了眉,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