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刚过去不久。
但一则和端午有关的争议,还在发酵。
起因是节日期间,广东佛山一名女游客,分享了在龙舟上拍摄的视频。
谁料,竟遭到了网暴。
评论纷纷指责女游客破坏了「百年传统」。
「你很脏,不能坐龙船。」
还有人要求女游客道歉。
甚至宣称已上报,要女游客为登龙舟负刑事责任。
女子很快删掉视频,但大众讨论声已起。
随后,佛山九江龙舟协会也出面回应:
确有女子不能登传统龙舟的习俗。
以后「会加大宣传力度,避免女游客未经允许误上。」
一时间,众人更加哗然。
有人认为这是当地传统文化,游客也该入乡随俗。
有人则认为是明显的封建陋习,歧视女性,并不合理。
而实际上,类似的争议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女人不能登龙舟,究竟是传统文化,还是糟粕陋习?
首先需要追问的是,这一「文化」的出发点。
当地工作人员解释道,龙舟上有各坊请来的神庙,「女性可能会冲撞到船上的神灵」。
因此女性应自行回避。
同理,在这些地区,女性也被禁止参观造龙舟。
「否则龙舟沾了阴气,就会变成阴龙船,悲催地沉到河底去。」
不仅如此,女性还不能享用「龙舟饭」。
甚至不得在桥上观看赛龙舟。
每当龙舟经过桥洞,船员便会大声呼喊:女人散开。
还有女性游客被投掷瓶装矿泉水驱赶。
女子登龙舟,遭到驱赶、网暴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而,男子登凤舟却已司空见惯。
可见,除了阴阳五行、天地平衡的玄学之外。
禁止女人登龙舟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就是将女人与晦气相挂钩。
这种现象,并不只发生在登龙舟这一件事上。
在电视剧《围城》中,陈道明饰演的教师,要与同事一起前去大学赴职。
一行人挤上一辆公交车后,发现没有座位。
而此时恰巧有一位乘客,用米袋占用了别人的座位。
同事们就建议一位女老师坐在米袋上。
谁料遭到米袋主人的强烈反对。
他强调:「这里是我吃的米,男人可以坐,女人不好坐」。
一众受过教育的教师,自然不认可这一荒谬说法,坚持让女老师坐下。
米袋主人虽然退让,但最后的坚持仍是,坐可以,但要垫上东西。
不直接接触,心里好受些。
这一幕与龙舟事件逻辑并无不同,都是对女性躯体的污名化,以及歧视与嫌弃。
实际上,就算从历史传统角度来看,「女性不得登龙舟」也全无依据。
赛龙舟本身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可追溯至战国。
各地端午赛龙舟的目的,因地域差异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