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周星驰还是个新瓜蛋子,吴孟达却已经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所以两个人如果想出新主意,吴孟达就主动请缨,去说服监制和导演。
这是两人正式合作的伊始,《他来自江湖》一度创下TVB的收视新记录,后来还被评为无线电视历史上最受欢迎的5大剧集之一,只是周星驰在电视圈的成就,也到此为止了。
周星驰与吴孟达
1990年,28岁的周星驰离开了TVB,转战影坛。那一年,他拍了11部电影,为了成功、也为了电影本身。
在《望夫成龙》中,他和吴君如二次搭档,吴君如甚至一度倾心周星驰,"拍戏10余年来,让我假戏真做的对手只有周星驰。日夜相对,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尤其他这样风趣,这样英伟潇洒"。
周星驰与吴君如
1991年,《逃学威龙》以4千多万的票房,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的新纪录。
1992年更是被媒体誉为"周星驰年"。这一年,香港票房榜前10位中,周星驰占据了7位,而且前5名都是他。
那时候,周润发接受采访,都说,"周星驰太叼了,完全超越我了"。
曾经的"星仔"变为"星爷",那个默默无闻的"死龙套"终于成为了一呼百应的"喜剧之王"。
周星驰与周润发
1992年,内地开始对电影体制开始改革。
那部内地观众熟知的《唐伯虎点秋香》,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由内地和香港合拍,也是周星驰最早一部在内地影院上线的电影。
然后,出师不利。
电影播出之后,内地观众纷纷表示接受不了,还有人在报纸上长篇大论:"影片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内容虚假荒诞,演员表演肤浅,人物形象完全失真,令人恶心的镜头比比皆是,缺乏应有的美感。"
被命题电影浸润了太久的内地观众,接受不了如此搞怪的无厘头喜剧,更无法忍受"戏说历史"的荒诞故事。
尽管在1993年,这部电影依然以4千零17万的票房,高居香港电影榜首。
《唐伯虎点秋香》主演 巩俐与周星驰
无独有偶。
1994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在宁夏开机,这也是周星驰的首部大成本投资的电影,上下两集共投资6000多万。
回报他的,是惨不忍睹的票房。
1996年2月,《大话西游》在北京的院线上线,票房只在20万左右。在一些省份,电影公司甚至只购买了上集《月光宝盒》,没要下集《大圣迎亲》,因为没人看好,"太闹,没劲"。
多年以后,人们才明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一下子看懂一部优秀电影的。
人们很快也明白,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尤其是更纯粹、更努力、更不计回报的时候。
《大话西游》经典桥段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部电影在北京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的课堂上,竟引起了海啸级的轰动。
当时的学生纷纷解构这部影片,给它冠上了"后现代结构主义"的学术名头。
有人哀叹其中的爱情:"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却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之后,才开始后悔莫及";
有人解析电影的美学艺术:当至尊宝亲吻了转世的紫霞,孙悟空背着金箍棒,行走在城楼之下的漫漫黄沙里,《一生所爱》的音乐响起,这是电影中最荡气回肠的一笔,让人不禁动容。
《大话西游》片段截图
凭借这部电影,周星驰奠定了在内地影坛的地位。1999年,《大话西游》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这一年,已经拍电影整整十年的周星驰,用一段浪漫而真挚的叙事,回馈他人生的前37年——《喜剧之王》上映了。
在影片的最后,他说,"其实我对演戏也没什么才华,我还是当观众好一点。"这句话仿佛是打了那些吹嘘他是"天才"的导演们一个响亮的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