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个镜头传到更高领导审阅时,领导果然给出了跟导演很相似的意见。
更要命的是,领导没有导演那么有耐心,给马绍信一次又一次重新再来的机会,他们直接发话:再不行就换人!
为此,杨光远和领导发生了分歧,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再给马绍信一次机会,让他和另一位林彪扮演者竞争,谁演得好就留谁。
难道就这样被淘汰、错失转入电影行业的机会了吗?马绍信既郁闷又不甘,一次又一次在脑海中总结扮演林彪失败的原因。
他最后认为:应该把控好细节,摒弃之前十几年积累的舞台表演经验和认知,一切从头再来。
说到底,就是像领导和导演说的,表演中多一些林彪的严肃和沉着,表现出人物该有的样子,少一些舞台戏的喜剧元素。
在竞争那天,导演将马绍信和另一位林彪扮演者聚集到一起拍摄。这次,拍摄的地点选在场外,而非拍摄大棚。
开拍时,也许是之前的挫折留下了阴影,马绍信没有多大信心,还是有些紧张。
只不过,他意外地发现,似乎自己更喜欢在场外拍摄,因为在这些地方表演了不久,他的紧张感就消失了,而且还掌握了表演的节奏,许多小镜头都能一气呵成,没有带喊“咔”的。
后来,在导演的鼓励下,他表演得越来越顺利,行云流水,很少有重拍的。
两人竞争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马绍信的表演更出彩,还是由他出演林彪。
在这之后,马绍信完全将自己沉浸到角色之中,完成了不少艰难镜头的拍摄,最终成就了不可逾越的经典。
其中,马绍信在第一个镜头里便给自己“一雪前耻”。
林彪第一次出场的那个镜头里,导演用了两个对比手法:一明一暗,一动一静。
马绍信的条件和表演,与导演的拍摄技巧相辅相成,其结果就是拍出了可载入教科书的经典镜头。
导演利用光影,给了马绍信脸部一明一暗的镜头,再利用作战室指挥里许多“将领”谈笑风生,“林彪”却满脸肃目一言不发,营造出一动一静的镜头,成功树立了林彪那性情孤僻不动声色的人物形象。
再回头来看,导演的这些镜头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手法高明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林彪扮演者马绍信的条件和演技。
马绍信外貌酷似林彪,自“涅槃重生”后,他的一举一动也像林彪——沉默寡言、一脸严肃、不动声色。他往那里一站,观众自然认出他就是“林彪”,且记住了他的与众不同。
许多人在此质疑,这样的表演并没有多大难度,只要表演者与原型人物长相相似,再模仿原型人物的举止,往那里一站,导演怎么拍都能拍出好的镜头。
这个质疑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出问题,他们似乎忘记了气质这个东西。
气质是一个人长期修为而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表演出来,马绍信之所以能获得林彪角色,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他有与林彪相似的气质。
在出场的那个镜头里,与其说马绍信是在模仿林彪的举止,不如说他已融入到角色中,将模仿和气质结合,最终演出了林彪的样子。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他这样的表演,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
《大决战:辽沈战役》在人民大会堂首映时,杨尚昆的表现就是对马绍信的最高评价。
杨尚昆看完电影后,紧紧握着马绍信的手,两眼里充满了五味杂陈,说:“你演得好,很像!”
邓小平看了后,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并特别强调:“以后每年看一次!”
1991年6月,《大决战:辽沈战役》率先与公众见面,一下子就引起了非常狂热的观影热潮。
几乎一夜之间,因为林彪的角色,马绍信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2年上映的《大决战:平津战役》和1997年上映的《大进军——南线大追歼》等巨作中,马绍信仍然出演林彪。
可以看出,《大决战:辽沈战役》给了马绍信出镜的机会,他也不负众望,给中央、八一制片厂和杨光远交出了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