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律师指出,能证明她杀人的关键证据,比如死者遗失的定情信物,并没有被找到。
而抛开情绪性的指控,警方提出的证据链,即使看着逻辑顺畅,但都没有直接的证据:
指纹、划痕、脚印,都没有,至于红色纤维,则很可能是他俩曾长期相处时留下的……
另外律师也找到了证据证明:
蔡斯死的那一晚,凯雅根本不在小镇上。
所以杀人不成立?
Sir先不剧透。
其实直到结尾,电影都没有昭示蔡斯死的那晚,究竟发生过什么。
这也是电影真正高级之处。
它以猎奇案件切入,却抽丝剥茧般,洞察到猎奇背后更加骇人的扭曲与常态。
03
悬疑犯罪只是《沼泽女孩》的一层表皮。
撕掉它,你将看到这部作品的第二层:
一个独立女性的个人成长。
老律师在决定给凯雅辩护时,说了一句关键的话:
的确,这镇上几乎没人清楚她的过去。
毫不夸张地说。
论起"独立",即使在"大女主"堆里找,恐怕也没有几个人比得过凯雅。
因为不堪忍受无休止的家暴,某一天,趁着丈夫酗酒睡着,凯雅的妈妈拎着行李箱离开了这个建在沼泽深处的家,再也没有回来。
随后的一段日子里,凯雅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也相继离开。
那一年,凯雅年仅8岁。
家中只剩下凯雅自己,和一个喜怒无常的爸爸。
这是一个毫无父亲自觉的爸爸,除了酗酒和发怒,他不管凯雅的任何事。
8岁的凯雅必须学会独立生活,做饭、洗衣、修补、买卖商品……所有事情都只得靠自己。
当有一天爸爸"忘了"在家里留下几分几角零钱,凯雅才意识到自己再不吃东西就快饿死了。
好在她常去的杂货铺热心老板娘提醒她可以去上公立学校。
让凯雅心动的不是能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更不是能学到很多知识,而是她听说学校里有免费午餐。
即使小凯雅并不识字,也未曾接受任何正规教育,但她也知道应该郑重地对待上学这件事。
于是她换上了自己觉得最好看的一条裙子,鼓起勇气走上街头。
但当她光着脚丫走进教室,看着同学们异样的打量,听着他们毫不保留的嘲笑。
她就知道自己只有勇气在这里待上一天。
贫苦让凯雅沦为异类。
异类的标签更加让她孤立无援。
凯雅逃走了,逃回了那个唯一能收容她的地方——家。
直到凯雅10岁的时候,父亲在一次外出后再也没有回来,像妈妈一样,也跟哥哥姐姐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