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妃省亲、大家奉命写应制诗拍皇家马屁一节中,钗黛二人就表现出与人们刻板印象里截然不同的行为。
脂批认为,她二人开头的诗作都没能展现才华,因为宝钗"不屑为此",而黛玉"不足一为"(庚辰双行夹批)。
黛玉她本想"大展奇才,将众人都压倒",但只能写一首,她"自是不快",后来看宝玉着急上火的,替宝玉作弊,写了首《杏帘在望》,果然压倒全场。
黛玉天性自然、率真、调皮、也是好胜的,庚辰眉批在这调侃她,丢纸团作弊是科场里童生才做的,黛卿何处学来?
节目则把黛玉理解为一个缩在潇湘馆对着花鸟鱼虫自闭的迪士尼公主。
其实她是诗人天性,倒不是动保协会的
黛玉并非宝玉的"情不情",她是天生诗人,天然有寓情于景的灵慧。她葬花,首先是一位少女,一个幼嫩的、灵巧的、鲜妍的灵魂,对同样鲜妍易逝的一切本能的彷徨和畏惧。
再就是联想到自身的孤苦。
"不屑一为"的宝钗,则完全被表现为舔皇家不成,转而开始"鸡宝玉"的鸡血人士。也是完全没懂何为"山中高士",又怎么才算"晶莹雪"的比喻。
宝钗是个矛盾的人,虽然有志向表达,但行事常态却不是"送我上青云"这种争气风,反而是个糊弄学鼻祖。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微妙反差,一腔热血后发现人间不值得的摆烂社畜,或许反而能明白一二。
但显然,节目编导认为,宝钗是完全理解不了宝、黛那样的人的。
她把宝玉当成纯纯的工具人。
但其实,这个"姐姐"也有过看小黄书、淘气、难缠的岁月。她对宝玉的看不惯,是有"过来人"的规劝在里头的。
一个闺阁女儿的荣誉,不外乎来自父母、兄弟、自身的德行。宝钗已经两样不占,也唯有"冷香"驱散胸中天然的一团热气,三缄其口,修修这份"德"了。
而这,却成了对她的批判。
没有拿出真心来共情。
翻新,其实又能新到哪去。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
才能一败涂地
这节目还有许多细节上的毛病,这里实在篇幅有限,不一一细数了。
看下来,芒果这文综的核心问题,倒是和当下国产剧的问题,很像。
一,服化道过关,在这块很下功夫,以至于你想说它,还得补上一句——
有可取之处。
它请了87版红楼的妆造大师,杨树云观秀,杨的团队还给整场秀做了造型。
虽然仍存在87版红楼时就有的老问题——
对钗、黛妆造的颠倒。
给审美意趣活泼流动的黛玉,多用素色、简单的造型,略显寡气。
反而给不爱花儿粉儿、不在这上头用心的宝钗打扮得太花哨,造型显得繁复。
但总体,还是非常用心,让人眼前一亮的古装造型。
第二点像的,就是唤不起最核心的情感共鸣,"小道杂说"反而成为骨、肉。
对一档文综来讲,没有真正抓住古典文化神韵,再漂亮的外壳也只是吸引人来看你是如何去其精华,取其糟粕。
近几年河南台在这上确实屡战屡胜
最后,就是这款文综和很多国产剧一样,主题凸显,都靠喊口号。
比如这期,它一上来把期待拔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