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永远像隔着一层雾一样相处,祖父陪伴他度过了整个童年,但没能见证他是如何长大的。因为自打他懂事之后起就像被什么东西攫走了灵魂,总是喃喃自语,眼神迷离涣散,并在墙上涂鸦旁人完全看不懂的文字。为了引起罗曼诺夫的注意,祖父常常把诗集端到他的面前,骄傲地向他念叨,你应该看看我写的诗句,我用它们换到不少钱。有时还会多嘴一句,说,没有它们,你早就饿死了。祖父渴望从他嘴里撬出一句赞美之词,然而一生都没有如愿。感性的祖父不断尝试走进他内心的办法,他告诉罗曼诺夫,你已经长得比我高大,但如果核弹落下,我依然会挡到你的面前。由于倾注了太多鲁莽的情感,那几乎成为他一生中最不像样的一句诗,像是写在了一张无法摊平的皱纸上,多么拙劣的技艺,丝毫没能拨动罗曼诺夫的心弦。祖父的从容与才华永远难以施展,他在一行行迷惘的诗句中发出不幸的感慨,注定没有能力摆平这一份难以修饰的爱意。
一直到罗曼诺夫被困在宇宙中六个月之后,才几乎了然了祖父的箴言。舱室内到处漂浮着食物残渣,以及写有祖父诗句的纸,其中写给罗曼诺夫的诗歌不在少数,祖父写道,关乎爱与疼痛的诗句里,有美好的词语,但那也是罗曼诺夫一生也不会用到的词语。另有首诗写道,夜里的眼泪并不靠谱,给罗曼诺夫的信也注定无效。祖父的话让他淌下热泪,他愈加确信了一件残忍的事情,他能重新燃起对祖父的情感,只是因为他实现了追逐一生的目标,随着小鸟号升入了太空,审视往昔不过是完成宏伟目标后排遣空虚的行为罢了。他在自暴自弃中后悔这一生没有好好度过,也终于明白自己是被祖父养大的,祖父用一首首无用之诗撑起了他们的生活,为他交学费,并把他送上宇宙。就像每一个在成年后意识到父母不易的人一样,他为此愧疚,像祖父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类,在他的目光中却置换成了几近透明的空气。
在最后一次畅聊中,罗曼诺夫彻底情绪崩溃,他绝望地望向另一端的地球,由于距离遥远,他已经能轻易地将它握在手中,也明白这场没有终点的旅行会以死亡做结。一向沉默的法捷列夫也终于讲起了他的往事,他在反复追问中终于确定了一件事,他说,那一晚你确实见到了外星人?罗曼诺夫说,那是我糟糕一生的源头,我被自以为有意义的事物吸引,终于要为此付出代价。法捷列夫说,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是故人了。
在一片黯淡的星光中,法捷列夫将往事娓娓道来。当年他乘坐的飞船在宇宙中游弋了七年九个月,间或有恒星的光芒从舷窗中照进来,像一条柔软的丝带经由风的指引落到他的脸上,但仍无法覆盖他的孤独情绪。出发之前,象人星的长官告诉他,你是这艘飞船的心脏。穿过夜色温柔的斯文地带时,这颗心脏曾停止过跳动,他在一个河床中满是醇酒流淌的行星上落地,千沟万壑,酒香氤氲,人不用睡觉也能找到忘记时间的办法。但来自象人星的警告犹如一道咒语,他又启程奔入无法降落的彻夜。
再往前推几年,法捷列夫曾在一项航天选拔计划的测试中脱颖而出,成为象人星上最能忍受孤独的人。这一测试将志愿者埋藏在海底,封闭在一个高度不到两米的玻璃罩子内,任凭水母和金枪鱼在他们头顶游过。研究人员在观察室里目睹一个又一个人因情绪崩溃而退出,唯有法捷列夫坚持到了最后,此前他当了十一年的灯塔守护人,练就一身无人能敌的本事,时间流逝带来的压抑会在他的身上失效,就像被火焰灼烧也不会感到疼痛一样。法捷列夫熬过了所有对手,等到他上岸时,全球各地的记者已经等候多时,所有人都迫切地想要知道,一个人如何在不靠酒精的情况下熬过如此漫长的时光。
当象人星把目光抛向宇宙时,法捷列夫被指派为“琴键计划”的宇航员,他将开着飞船在宇宙中以“波”的形式,在虚无的黑色空间中不断发出音符,就像在钢琴键上不停地行走一样,一边扩展探索空间,一边传递母星的文明。象人星试图以这种方式与宇宙中其他生灵建立联系。这趟旅程没有制定返航计划,航行了七年之后,法捷列夫就因距离问题与象人星失去了联系。
第十三次通讯失败后,法捷列夫在无垠的宇宙中发出一声短暂的哀叹,他躺倒在蓝色的睡袋上,身体像是在一口井里无止境地下降,灵魂却陡然间轻快了不少,仿佛触碰到了某种未曾谋面的知觉,身体也跟着舒畅起来。他把可能与不可能的事罗列在白纸上,闯进一座孤岛,在远隔喧嚣的土地上过一种不算完美的生活,仿佛又变成了一件可行的事情。最令法捷列夫感到忧虑的是,忍受孤独的能力正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缓缓衰退,他迫切地开始寻找降落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