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成目标,未来5年,奇瑞计划研发投资超1000亿,培养研发人才20000+人,建立300个瑶光实验室,支持交叉科学和跨界技术研究。
作为国内传统整车制造集团中唯一未上市的玩家,每次转型之路都不尽人意的奇瑞,这次真急了。
放眼过去十年国内的自主汽车市场,长城、长安、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声名显赫。但在此前自主品牌的发展初期,奇瑞也曾一览众山小。
从2003年到2010年,奇瑞曾连续八年拿下自主车企销量第一的头衔。
成立于1997年的奇瑞,前身只是芜湖一家村办工厂,在几间破瓦房,干起了自己的造车事业。
1999年,奇瑞第一辆汽车正式下线,由于没有造车资质,奇瑞不得不出让20%的股份,把品牌挂靠在上汽名下。
2001年,上汽奇瑞风云就此诞生。凭借着低廉的售价,风云迅速抢占市场。2003年奇瑞脱离上汽,开始了自己的独立造车之路。
同年,奇瑞ACTECO系列第一代发动机正式下线,奇瑞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由此诞生,也奠定了奇瑞自主研发的“理工男”形象。
与此同时,奇瑞推出了三款轿车,分别是奇瑞QQ、东方之子和旗云。
奇瑞QQ作为早期“国民神车”,使得奇瑞成为继大众、通用之后,第三个成为年销量超30万辆的车企。2007年,奇瑞甚至超过了大众、通用等一系列汽车品牌拿下了国内车市的销量冠军。
2009年,奇瑞开始走多品牌路线,相继推出了开瑞、瑞麒、威麟等子品牌,产品线涵盖从低端到高端,从面包车到SUV等。
在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下,过多的品牌分散了奇瑞有限的资源。奇瑞的品牌没能找到准确的定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家车型的混乱。
多生孩子好打架,这让奇瑞陷入了自我竞争之中,自家不同品牌产品的定位没有做好区隔,只得内耗。
奇瑞的销量也开始下滑。2020年奇瑞销量为73万辆,与10年前68万辆的销量相差无几。
继奇瑞QQ之后,奇瑞再难有一款具备市场统治力的代表作,瑞虎、艾瑞泽都难现QQ的辉煌。
与对手相比,长城的哈弗H6、吉利帝豪等车型,均成为大热的车款,此消彼长之下,奇瑞汽车逐渐“失落”。
“奇瑞不过是在高速前进的途中,蹲下来系了个鞋带。”在奇瑞销量被吉利、长城等自主车企超越之时,尹同跃如是说道。
在新能源板块,2022年8月,奇瑞新能源汽车共销售2.8万辆,1-8月累计销量16.6万辆,同比增长200%。其中,以奇瑞小蚂蚁和QQ冰淇淋为代表的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年内累计销售15.8万辆,同比增长238%。
奇瑞尽管销量暴涨,但从销量结构来看,软肋也很明显。
就新能源汽车表现而言,依靠售价3.99-5.75万的QQ冰淇淋,和7.39-9.4万的小蚂蚁两款微型车来支撑奇瑞新能源销量,有些先天不足,并不能为奇瑞带来足够的收益。
奇瑞QQ一度是奇瑞的名片。在多年后的今天,奇瑞再想以QQ冰淇淋来统治新能源微型车市场,殊为不易。
为进一步开拓新能源市场,奇瑞在整车平台规划上,将会打造三大平台:分别是纯电平台E0X、轻型商用车纯电平台C0X,以及混动平台T2X。
奇瑞对高端化的尝试,从未停止。在2009年,为了实现品牌升级,奇瑞就开辟了瑞麒高端品牌,之后又耗重金打造了观致品牌,但两次高端化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2007年,由奇瑞和以色列量子基金共同成立的观致,在2014至2016年,累积亏损达66亿元,2017年宝能集团以66.3亿元的价格收购其51%的股份,观致品牌自此易主。
2009年推出的瑞麒因为销量乏力,仅仅三年该品牌即被停用。
成立于2018年的星途汽车,是奇瑞冲击高端市场的第三次尝试。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说:“捷途是奇瑞的斯柯达,奇瑞是大众,星途就是奇瑞的奥迪。”
单看数据,5543辆的销量对如今的中国市场来说,不算前列,但已显露一定的增长态势。
奇瑞在其“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主题活动上,还对外公布了华为智选车与奇瑞合作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计划,该品牌将基于代号为EOX的平台打造,目前已规划了5款高端智能电动车型。
双方将于2023年推出其中2款车型,其中一款车型售价预计超过30万元。这将是奇瑞对高端市场的又一次尝试。
在国内市场,奇瑞有所承压,但好的一面是,奇瑞海外业务强劲。
截至目前,奇瑞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汽车产品,在全球已经建立了六大研发基地、10个海外工厂、1500余家海外经销商和服务网点,海外总产能达到20万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