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得了骨关节病的患者,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用一些支具、夹板把肿胀和疼痛的关节固定住,如果是下肢关节会让患者架拐,这都属于让受累关节制动休息。然后,外用中药配合艾灸、针刺治疗,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的目的。如果外用的治疗方法效果不好,可以口服一些汤药,能起到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
“发病前的预防”是指得了骨关节病以后,没有发病,即“没有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时候”建议患者积极预防。比如做一些中医传统的功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同时建议患者适当调配饮食,不要偏食,尽量吃一些补肾壮骨类的食品。
李建民介绍,作为常用的中药剂型,中医认为药酒是传统的透皮剂,这类剂型大部分都需要用乙醇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配合酒剂里的有效成分,局部涂抹并按摩,能起到良好的透皮吸收作用,建议在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下泡制。
秉承“良药济世,精工取繁”祖训,守护传统配制技艺精髓,鸿茅药酒67味中药组方,包含人参、麝香、红花、淫羊藿、川穹、羌活等18大类67味药,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数百年来被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症。
中医认为,秋季是人体阳气逐渐转弱的季节,这个阶段要保护好体内的经气运行,不然就会导致骨关节和内脏器官等疾病的发作或加重。
网上有很多科普说骨关节炎从20多岁就开始发病,但大多数是无症状的,不容易被发现。针对这一说法,李建民解释道,骨关节炎是由软骨退化引起的。一般来说,20多岁发育成熟,软骨就开始进入退化状态了,但退化早期不会产生任何症状,体检也很难发现。一旦出现了关节疼痛、肿胀等炎症反应,就说明软骨的退化导致了骨关节炎。所以平时要多注意保护关节。
颈椎病和腰椎病在年轻人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这与他们久坐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李建民指出,久坐导致颈椎和腰椎的椎间盘提前老化,出现退化、突出、膨出,从而导致颈椎、腰椎等一些关节疾病。
李建民建议,尽量别久坐,坐一个小时起来动一动。平时做一些针对脊柱的运动,比如游泳、骑车、打羽毛球。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自己能掌控的运动,做完运动后要注意拉伸放松,防止肌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