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鸡上市:曾花410万改名,员工人均创利不到1万,餐饮业打回原形
中国的餐饮企业多是家族企业,因为每天都有进账,现金流充沛,还可以压供应商的账期,这也导致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并不缺钱。而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中国的美食种类繁多,众口难调且难以标准化,与美国以汉堡、薯条等相对单一的快餐相比,很难短时间内诞生类似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巨头。
但互联网让这一现状发生了变化。
投资了陈香贵、珮姐等餐饮品牌的正心谷资本董事总经理顾哲告诉作者,餐饮一直是一个比较慢的行业,大概从2013、2014年开始,慢慢地在发生一些变化,到2019年已经进入到相对比较成熟的状态,也因此才涌起了一轮风投热潮。
这些变化既包括美团点评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出来后,带来的餐饮品牌化的机会,也离不开购物中心崛起带来渠道端的变化、年轻人更喜欢在外就餐,以及更成熟的供应链降低了大型连锁餐饮机构的起步成本等这些因素。
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式快餐连锁行业概览》提到,过去五年来中国连锁快餐行业一直高速增长。2015年市场容量在2520亿,到了2019年达到了4170亿,五年时间年度复合增长率在11%左右,市场规模增长了近2倍。2019年是市场容量峰值,随后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式快餐市场规模餐饮业下滑严重,2020年预计市场容量为4000亿元。
IT 桔子的数据显示,在一级市场,2011年-2019 年的 9 年时间里,中国中式餐饮领域合计发生融资事件114起,平均每年不足13起;2020年-2022年2月的2年时间,中国中式餐饮领域融资事件合计发生78起,平均每月就有3笔融资事件发生。
顾哲也感受到了当时对于整个线下连锁消费市场的火热,尤其是2019年到2021年的上半年,“疯狂的时候,一个小几十家门店的企业,估值就要喊几十个亿”,在他看来,这个估值有点离谱。
前述IT桔子数据显示,2020年前,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式餐饮企业不足10家,2015-2020年更是仅海底捞一家成功IPO,但2020年是一个分水岭。在九毛九、同庆楼接连上市之后,捞王、绿茶餐厅、七欣天、乡村基、杨国福麻辣烫也接连递交港股招股书,老娘舅已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A股上市。
“活下去最重要”
“正常来说,企业应该在上升的势头去启动上市,而不是处在瓶颈的状态去上市。因此我不认为这几家正在上市的餐饮企业我都会去买。”一位投资圈的人士向作者说道。
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下半年,餐饮市场一下就变得冷淡。顾哲向作者分析,这就跟整个消费赛道的逻辑一样,疫情结束之后,大家一窝蜂去做线上,等线上炒完一波之后,发现很多线上的产品也涨不起来,碰到了瓶颈,然后又调过头来去做线下。如今估值慢慢回到了一个理性的常态。
一位不愿具名的FA机构人士向作者透露,目前餐饮赛道的估值砍得很厉害,都是按照原有估值的五折、六折开始谈。“一家知名火锅店去年下半年按照200亿元的估值往外做了融资推广,现在已经降到了100亿元还没有搞定。”
在顾哲看来,餐饮作为线下连锁品牌化的一部分,是适合去投资并且抓住一些机会的赛道,但它不是一个超级大赛道。100个项目里面,真正可以投的也就4、5个左右,需要有底层逻辑去思考和精挑细选。“如果满分100分的话,我认为它是个60分-70分的赛道。”
但另一方面,中国14亿人口的饮食需求,又给这个赛道平添了几分想象力。来自民生证券的数据显示,中国前五大中式快餐品牌集中度低,市场份额仅占2.9%,成长空间可观。
投资了老乡鸡的加华资本董事总经理宋向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餐饮行业的淘汰率很高,遵循二二六法则:即20%的人挣钱,20%的人不挣钱,60%的人要亏钱。但中国的餐饮市场又是个超级大市场,有1000万家餐饮门店的市场容量,即使像海底捞这样的头部公司,在这个赛道的所占份额依然非常小。
以头部快餐品牌的门店数量来计算,老乡鸡截至2021年末为1073家,乡村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门店数为1145家,老娘舅门店数量近400家。对比之下,2021年肯德基全年新开门店数量为1232家,总数量达到8168家。“中国肯德基”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疫情的反复也让餐饮行业备受煎熬,即便是复工复产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也难再恢复。束从轩此前曾在论坛上透露,当餐饮业恢复到疫情前的60%、70%、80%时,基本上就停滞了,不再增长了,形成了后疫情期间的营收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