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北京报道
除了让员工“毕业”,互联网大厂们还要紧接着忙活下一件事情——退租。
在监管收紧、疫情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股价持续低迷和融资困难等大背景之下,互联网行业的野蛮生长戛然而止,扩张放缓、业务调整、减员收缩……成为了从巨头到新贵的众多科技互联网公司新动态,而房地产市场也感受到了大潮退去的寒意。
中关村西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摄)
互联网不再是北京写字楼的最大租客
一直以来,科技互联网企业都是北京写字楼,尤其是甲级写字楼的最大租客。
来自知名房地产管理咨询公司高力国际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在北京全部商办市场的租赁成交中,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占比大幅下降到22%左右,而在以往季度的成交中,科技互联网公司的占比都要超过50%。
尤其是大体量成交,以2021年全年5000平方米以上成交为例,科技互联网企业占比为52%,其中大宗租赁(包含新租和扩租)成交面积接近140万平方米。以字节跳动、快手、腾讯为代表的科技互联网企业是2021年北京写字楼市场的重要力量。
但到了今年一季度,位居首位的变成了金融行业,占比为37%。科技互联网公司已经不再是北京写字楼的最大租客。
过去最大租客的需求骤降,也推高了北京甲级写字楼的整体空置率。高力国际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的市场净吸纳量约为10.2万平方米,空置率为14.9%,基本已回归到2019年的水平。
而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的《北京写字楼市场季度总结》中也显示,2022年一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的租赁需求,单季度净吸纳量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76.4%和42.5%,这推动全市空置率升至15.3%。
世桦嘉润CCRA发布的北京写字楼市场数据更为详尽。今年上半年,北京全市甲乙级写字楼市场的净吸纳量均录得半年环比下降,甲级写字楼市场上半年的净吸纳量达到约6.8万平方米,半年同比减少85%,乙级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录得-1.1万平方米。而且从季度看,第二季度北京超甲级及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首次转负为-2.8万平方米,北京写字楼市场迎来疫情三年以来最为惨淡的行情。
世桦嘉润在报告中表示,由于互联网科技类企业的持续退租和缩减租赁面积,科技企业高度聚集的中关村商圈的空置率涨幅最为明显,上半年上涨4.1个百分点至13.4%。亮马河、长安街、亚奥及望京/酒仙桥等商圈内部分企业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缩租或退租也令其空置率持续升高。
世桦嘉润CCRA执行董事总经理李芳月表示,由于科技与金融行业是北京写字楼市场需求的最主要来源,二者在全市新增租赁面积中的占比合计达到62%。互联网头部企业及受“双减”持续影响的在线教育等行业大面积退租和面积整合,加之新租交易面积和数量骤降,才推高了整体空置率。
记者也翻阅了2021年北京写字楼租赁的前十大成交案例(数据来自于世桦嘉润CCRA),2021年全年北京写字楼十大租赁成交中,包括腾讯、快手、字节跳动等八个是来自科技互联网公司,两个来自金融机构。而到了2022年一季度,Top 10中只剩下三家科技互联网公司,而且成交面积也下降明显。
大厂换房员工搬家,震荡的不止是写字楼
在初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都会遇到办公楼不够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向周边写字楼延伸,不断地招人租办公室。
一位专门在中关村地区做商业写字楼租赁的中介机构负责人张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某互联网大厂是他们这几年的最大客户,“恨不得空出一层拿一层”,因此在附近十几栋楼里都有办公区。
但从去年开始,在停止快速扩张的同时,大厂们也在调整办公布局,从分散办公向集中办公整合过渡。而对于有实力的头部大厂来说,都希望能从到处租房变成有地有楼。
“中关村地区大型物业比较稀缺,几千平米还好找,但要上万平米就很难了。但对于大厂来说,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下的办公区大概率只是过渡。虽然客户目前还没有提出退租,毕竟去年才装修好,但我们已经在寻找其他潜在租户,未雨绸缪了。”张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