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人们所熟悉的喧杂吵闹的直播间。在这里,主播没用夸张的表情、极快的语速,也不用高分贝倒计时逼单。主播们用同样不紧不慢的语速,讲述对童年、乡村和自然的遐想,讲述对怀旧、知识和远方的向往。诸如“美好”“读书的意义”“充实精神”等词语常出现在直播间评论里。
顿顿在直播间用双语介绍猕猴桃。受访者供图
转向的新东方
2021年的下半年开始,新东方以往的一些主营业务开始停止或转向,这些轨迹在新东方的多个关键时间点显现:2021年9月17日,新东方召开会议,宣布秋季课程结束后将停止小学、初中学科业务线下招生。2021年10月,新东方旗下公司新东方在线发布公告,停止经营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2021年11月7日,俞敏洪在抖音直播中表示新东方计划成立大型农业平台,将带领百名新东方的老师们一起进行助农直播。
直播带货农产品原因之一是俞敏洪本身喜欢农业。“我从1岁到18岁在农村长大,所有的农业产品只要在我家乡能种的,我全种过。我从小就喜欢看着庄稼,比如说麦苗,从地里露出来,慢慢地变得绿油油的,经过霜打过冬以后蓬勃生长,最后结出了麦穗金黄一片,那种感觉给我带来无比的大地亲近感和幸福感。”俞敏洪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道。
业务转向是俞敏洪和新东方的选择。转向助农赛道的同时,新东方在线的教师团队也在解散,董宇辉也开始了一场又一场潦草的告别。
高中英语部原本拥挤热闹的工位区,人一天一天减少。董宇辉这个自我评价为“脆弱、敏感、感情细腻”的人,开始陷入失眠。夜晚睡不够3、4个小时,白天,手控制不住地发抖。董宇辉说,他从小经历了太多次分别,现在他28岁,也始终没有学会和分离和解。
工作变动也带来了以往不曾面临的经济压力。扣除房租后,交完话费,给老家的爷爷奶奶打完钱,连吃饭的钱都不充裕。去年年底,董宇辉和明明在人大西门合租,出租房外有一条逼仄的窄巷,里面是几家小店。葱油饼3块钱一个,他一次买两个,凑合着当作一餐。
2016年,董宇辉23岁,那时他已经是新东方的小有名气的老师。上课时,董宇辉的课堂常常座无虚席,学生们搬着凳子挤在过道里,他上英语课,从知识点延伸到理想国,讲李白的浪漫和杜甫的悲天悯人,又讲到莎士比亚和王尔德。有时自己讲得手舞足蹈,回过神来看向学生,看到的是一张张年轻的脸。
随着教培机构老师身份的剥离,职业价值感的崩塌让他陷入迷茫。当人力资源管理的同事找到他时,董宇辉告诉对方,他想要离开。
与董宇辉一样面对着价值感崩塌困境的还有新东方在线初中物理负责人明明。2013年3月,明明入职新东方西安学校。“在新东方快10年的工作,everyday都超级开心。”明明爱笑,笑起来眼镜后面的单眼皮眯成一条缝,嘴角歪扯在一旁。6年的线下课程教学,再加上2年的在线教学,明明教过将近50万名学生。手机里存的孩子们对自己表达感谢的截图超过1000张。
在大学时,明明就听过新东方老师们的演讲,他向往那种激情四射的赤诚和使命感。加入新东方后,这种想象并没有幻灭:“幸福感爆棚。同事们都单纯好玩。领导也丝毫没有架子,我们都喊他小孙或者他大名,拿他随便开玩笑。”
这种团队氛围也影响着明明的教学工作。而工作给予的意义感,在2021年7月到11月受到了动摇。
2022年6月20日,接受采访时,明明谈起直播时的趣事。新京报记者 赵亢 摄
老师们的选择
即使遭遇教培行业巨变,作为新东方名师的董明辉和明明也有诸多选择。是离开新东方,继续从事教育行业,还是跟随公司一起转向,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选择。
如何留下老师们,消解这些曾经的老师们对吆喝卖货的耻感,也变成了新东方在线CEO、东方甄选负责人孙东旭的第一个难题。
孙东旭曾任新东方西安学校校长。他说,当老师们的工作场景和工作内容都超出他们想象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赋予农产品带货这件事意义。“直播卖农产品不是营销或顺应眼球经济。转型农业或许没有金融或房地产光鲜亮丽,但总得有人做,无论是出于使命感或是认识到其社会价值,背后的商业价值。”他这么劝说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