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摩根大通朱海斌:商品房需求已越过顶峰,2030年将减半

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2、财政政策上应该提高赤字率或发行特别国债,不少专家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如果增加支出的话,增加的支出到底该优先用于哪些领域?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朱海斌:从年初到现在,已出台的政策聚焦于对企业部门的降费减税和基建的大规模投资,相对不足的是对家庭的纾困。我仍然建议政府在刺激消费方面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一方面,强烈建议发放消费券、现金、或者减免特定产品的消费刺激政策;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在防疫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冲击和对个人活动的限制。这种限制本身对于消费的复苏和服务业的就业反弹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人们对未来的就业、收入预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消费意愿一般就会随之下降,储蓄率则会上升。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3、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消费和服务业,结合最新的数据,到底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切切实实地帮助到服务业和消费相关行业的恢复?近期不少专家讨论通过发钱的方式刺激消费,可行吗?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朱海斌:当然是可行、有效的,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发放消费券作为家庭纾困政策的一部分,对支持中低收入阶层消费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通过消费券或现金发放的形式刺激国内需求的反弹,保证供需平衡。目前提振消费的政策主要是企业纾困政策,作用于供给方,而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复苏并不对称。企业的生产、出口、投资恢复得比较快,但消费服务业,也就是需求方面恢复情况则相对较弱,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国内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2021年,由于外部需求强劲,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暂时没有显现出来,中国出口表现得非常强势,拉动了整体的经济增长, 也解决了内需不足的问题。但如今,在全球开启加息周期的背景下,全球总需求会下降,如果还是像2020年一样,国内供给端强势复苏而需求端疲软,则会产生供大于求的现象,再叠加外部需求普遍较弱的情况下,国内会面临更大的通缩压力。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上述角度来看,发放消费券是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政策,至于具体发放形式、发放对象则需要进一步讨论。总之,强烈建议政府考虑发放消费券或现金来鼓励消费。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商品房需求已越过顶峰,中国经济已从底部回升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4、另一个影响经济预期较大的因素是就业问题。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失业率已经超过18%。失业率攀升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出台哪些措施来应对稳就业?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朱海斌:现在的就业问题并不是整体失业率很高,更多是结构性的失业现象凸显,也就是在一些传统就业领域存在劳动力供小于求的情况,但其它一些领域供大于求。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来看,过去10年,中国就业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服务业,农业、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一直在减少。但是近两年来,一方面,由于疫情反复,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2021年以后新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监管政策的变化,使得互联网、教培、房地产等行业面临政策调整,就业机会萎缩。而且,年轻人本身更希望在服务业相关领域就业,供给增加、就业机会减少,更进一步导致了失业率上升。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一结构性问题在过去五年来日益突出,近两年,随着疫情影响和监管政策变化影响,变得更加显著。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5、房地产一直是最难决策的一个点,一方面要坚持房住不炒,另一方面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稳增长又十分必要。年初以来,地产政策持续松动,包括降低首套房贷利率等。自2021年下半年就一直下行的房地产会不会继续拖累经济增长?如何解决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预期转弱和行业投资遇冷的问题?接下来还有哪些房地产政策是非常关键的?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朱海斌: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不仅是周期性的,也是结构性的长期趋势。虽然在过去几个月,房地产政策有一些松动,三季度的下降幅度比二季度有所降低,但整体来看,楼市的情况仍然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的企稳或同比增速转正或要等到今年四季度甚至明年一季度。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至于接下来的房地产政策,我认为,我们急需出台针对避免更多的民营开发商在未来一两个季度陷入融资困难导致违约的相关政策

相关阅读:

  • 房产中介为什么老招人
  • 连刷 6 集,这网红剧确定零水军
  • 荣盛房地产怎么样(2021年荣盛资金链最近的消息)
  • 雅居乐地产怎么样(中国前10强房地产雅居乐)
  • 易居房地产待遇怎么样(郑州易居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 房地产销售怎么样(房地产销售真实收入)
  • 张庭还会出来卖惨吗?
  • 张庭夫妇被全网封杀,这位女星竟是最大赢家?
  • 网友发文称张杰谢娜买房跳单 目前双方未回应
  • 为什么要选择房地产(申请房地产专业的理由)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