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还要缴医保:广东医保缴费年限将集体延长,打工人不用再养老人?
未来几年,广东的“打工人”将迎来职工医保缴费年限的集体延长。
一个月前,广东省医保局发布了《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省内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其中提到,广东省将逐步统一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
火眼金睛的公众发现:名为统一,但多数地市缴费年限均有所延长。根据《办法》,省内各市的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将由过去的10年、15年、20年,在未来的8年过渡期后,到2030年全省统一缴费年限,统一为“男职工缴满30年,女职工缴满25年”。
这意味着,在这个全国最大的人口流入省里,无论身在国企、事业单位,还是外企、私企,只要是缴纳职工医保的广东“打工人”,都要或多或少延长缴纳医保的时间。
事实上,广东此举并非全国首秀。在此之前,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湖南、海南多省均统一了缴费年限,各省的主要方案大多为“5年内的范围提升”。
按照《办法》,对于退休时未累计足够缴费年限的劳动者,可选择一次性补缴或继续按月缴纳,达到年限后,方可享受退休不缴费医保待遇。
这就是说,个人的时间门槛和金钱成本都会垒高,没有了工作单位的缴费支持,即将退休的“无收入者”,可能会面临的是每月自行缴纳近千元的医保费用,或者一次性补缴上万元的“不小开支”。
眼看着即将到手的退休待遇充满不确定性,大家纷纷质疑:提高缴费年限,难道是医保没钱了吗?
文件出台不久后,面对舆论的广东省医保局回复《南方日报》表示:全省各市医保基金运行平稳,没有出现基金风险,此举是为了“促进参保人员流动时地区年限互认,避免地区间不公平,并逐步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多位专家向八点健闻指出,调整乃“规定动作”。至于如何设置,设置多久,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在职退休比、缴费基数、费率到待遇支出等多种因素。
新规寄希望于统筹缴费年限后,调节基金的结构性风险,方便人员省内流动;但是,累高的缴费年限,一定程度上确实为灵活就业人群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门槛”。
“当前,职工医保的最低缴费年限设置越高,越不利于外来劳动力流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文炯告诉八点健闻,因为现行体制和规则之下,任何统筹地区对于职工医保参保者在外地缴费年限的承认并不是一件很顺畅的事,尤其是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当然,对各地需要引进的高端人才而言,最低缴费年限的这种变化是不受影响的。”
回顾这些年职工医保缴费年限的每一次调整,人的流动、代际的公平、社会保险的互助共济,在这个相互关联错综复杂的系统里,如何真正使地方医保基金良性健康地发展?如何让各类人群的权利和义务相互匹配?如何让人的流动更加自由?
这代人养这代人,才是健康的职工医保
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究竟该多久?这是一个很难回答且不存在最优解的问题。
围绕着这项沉疴,争论早有之。备受瞩目的是发端于2015年那场无疾而终的讨论,火把是由原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署名文章点燃的,他提出要“建立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
像是在平静水面掷下的一颗石子,大家热烈讨论着这项制度的走向。从学界主流来看,终身缴费为多数,但也有人从“退休群体的经济压力和公平性”提出反对意见,还有人指出,向“开源”只是次优选择,建立医疗服务综合治理机制,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率的“节流”措施才是根本。
如同个账改革一样,作为一项“减福利”的政策,大众的观感或许是改革真正的阻力。
2016 年搜狐网围绕“退休人员是否缴费”做了一项四万人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八成网友明确表示不赞同缴费;其中 “退休人员缴纳医保费每人每月180 元左右,合适吗?”这一问题,91%的网友表示“缴费偏高”。
最终,2016年3 月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采取了搁置争议的做法,退休人员缴费从议程中消失了。
要理解职工缴费年限,需要先理解二十多年前的那场新旧制度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