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快览:
- 1我们干的事,不是修修补补,而是颠覆。仅有经验主义和影像主义对于眼科来说不是最优。所见即所得,可是所见即晚期。
- 2创业就像是大家一起上了一辆公交车,但是不一定在同一个地点下车,有的人提前就下车了。我肯定是尽量坐到终点站。
- 3难就是在你创业的阶段,难以找到足够的支持和证明,证明它是正确的。这个正确就是在你内心里相信。有的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但是创业者必须因为相信而看见。
- 4极善和极恶同时显现,这种感觉就像什么呢?像蹦极,跳下去,弹起来。甚至弹的更高。
- 5因为我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可能希望一方面我希望能像“二舅”一样能战胜自己。但是同时,我还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把帆扬起来。我还希望苦难能够变成养料和肥料,能让我前行得更加有力。
作者 徐昙
命运真是神奇,无论你怎么精心构造,事情的发展总会超出你的想象。
一个医生的进阶,几乎是可以提前构造的。10年北大医学部“本硕博”连读,毕业27岁;31岁破格提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35岁被破格提拔为主任医师;36岁破格提升为教授;37岁成为首都医科大学当届最年轻的博导。陶勇10年完成了一个医生在医院系统最完美的进阶。这似乎是一个男人最春风得意的时刻,数次破格提拔,无论是生活和工作,都提前进入了舒适区。
意外发生在2020年1月20日,他成了“伤医案”的受害者。这是新冠疫情肆虐之初,对医生的伤害最为敏感也最容易激发民愤的时期,他躺在ICU,上了微博热搜。
身体上最大的伤害,是他的左手致残,作为国内最优秀的年轻眼科医师之一他再也不能做手术了。
心理上的困惑,才是最为持久的打击。在最年富力强的时期,该如何带着伤痛和心悸开启未来的生活。
身为医生,该如何重新对待他的患者?伤害他的恰恰是他治好的一位患者,但是为他挡了一刀的是另一位患者,得以让他在须臾间有了一点机会死里逃生。
“我救助的是患者,伤害我的也是患者,褒奖我的是患者,诋毁我的也是患者。”他说。
这种在极端时刻人性极恶和极善的碰撞,让他受到了严重伤害,也得到了救赎。他现在出诊更加关注“人”,体察每个患者的社会关系,心理状态,人的形态本来就是生理性的和社会性的,超越病理学对人的理解,才意味着未来在医学领域的高度。
他的职业重心也从门诊转向了科研及其转化上。多年来,他一直主攻葡萄膜炎,一个窄众冷门的领域。因为有了多年临床经验,他想系统性推广“眼内液检测法”——眼睛里可供化验的液体只有0.1毫升,如果用一根细针提取微量眼液,就能检测上万种病原微生物指标。这可以成为眼科精准医疗的一个范例。
持中立甚至反对态度的是习惯了以经验看病的个别老专家,医疗领域多年来靠的是经验主义和影像主义。“所见即所得,可是所见即晚期,对于一双眼睛来说,当你都看见出血、看见坏死、看见视网膜脱离了,就已经晚了。“陶勇。
眼内液检测一定意义上是对经验主义和影像主义的颠覆。他为此创立了北京智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徳检验),迄今为止全世界专业做眼内液第三方检验的公司也仅智德一家。但是稀缺并没有凸显价值,反而因为没有对标公司数年内都拿不到投资。
投资人质疑他:“怎么能没有对标公司呢。如果能成的话,国外应该有对标公司;如果没有对标公司,大概率方向是错误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很多创业公司谈不上创新,只能算创先,谁能最快地把国外成熟的成果拿来,谁就抢占了先机。成功的关键不是0-1的原创而是善于把握机会。
说到底,投资界这种fast follow(快速跟随)的思维至今没有改变。
路演过40多次,投资人大都关心的是:“这个市场有多大,是不是蓝海,投资回报率有多高,退出的路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