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里的前提是国际关系缓和。
退一步讲,即使国际地缘环境仍旧复杂多变,中尼铁路,也将为我国国防安全争夺更大的战略腾挪空间。
在中尼铁路之前,耗资3000多亿的川藏铁路就已上马。
图源:铁路建设规划
未来,我国将通过川藏铁路、拉日铁路与中尼铁路,构建从成渝经济区直达西藏再到南亚的交通大通道,发挥更强的经济效应和国防效应。
所以,与川藏铁路一样,中尼铁路的政治、军事意义,远远大过经济价值。
03
第一大难题:建设难度有多高?
设想极其宏大,但难度同样极其巨大。
巨大的海拔落差,及复杂的地质条件,是第一层阻碍。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为高大雄伟的山脉,作为主峰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世界上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有10座位于此,海拔7000至8000米的高峰更是多达40多座。
中尼铁路虽然不必穿越这些世界级高峰,但也要跨越喜马拉雅山脉。
中尼铁路地貌渲染图 来源:铁路标准设计
我国西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从日喀则到边境的吉隆镇,海拔将降至2800米,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再降至1400米。
跨过山和大河,意味着在尼泊尔境内,大约98.5%的铁路将是桥梁或隧道,成本将会无限提高。
更关键的是,中尼铁路要面临近3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先下降后上升的大坡度,成为铁路轨道建设的一道难题。
与海拔落差相比,地质条件是更大的问题。
中尼铁路线路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线路经行区域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呈阶梯式递降,由北向南波状起伏,高山、峡谷、冰川、河流众多。
同时,这一地带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加上青藏高原急剧抬升,沿线滑坡、危岩、落石、泥石流、崩塌遍布。
此外,线路整体走行于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谷地两大地热活动带,高地温也会对隧道工程产生巨大安全隐患。
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尼泊尔铁路部门铁路工程师曾表示: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可能是全球施工难度最大的铁路工程。”
当然,有了青藏铁路、川藏铁路的建设经验,对于“基建狂魔”来说,没有什么技术问题不能克服。
04
第二大难题:地缘关系有多复杂?
与技术问题相比,第二大难题在于复杂的地缘关系。
虽然尼泊尔是世界知名的穷国,但由于夹在中印两个大国中间,再加上美国“印太战略”的扩张,让这个南亚小国一度成为国际博弈的中心。
印度一直将周边地区视为自己的禁脔,能吞并的就吞并,不能吞并的就合纵连横,以图建立自身在南亚的主导地位。
所以,中尼铁路虽然倡议已久,但一直未能落地,除了成本与经济效益的权衡之外,更大的问题就在于此。
单就经济而言,把铁路铺到喜马拉雅山下,进而连通印度及其出海口,不仅有助于中尼双边贸易的发展,也同样有助于中印两个大国进一步的经贸往来。
然而,基于政治及军事层面的考虑,印度不愿看到尼泊尔脱离其势力范围,即使不能全面控制,至少也要作为两个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而存在,自然不愿看到其与中国的全方位合作。
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中、尼、印三方的沟通协同,同时排除域外大国的持续干扰,必然是一大挑战。
05
超级工程,意义几何?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近年来启动了一系列超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