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元银行理财15个月仅赚9元 网友:400多天仿佛理了个寂寞
从中行和招行这两款理财产品的情况可以看出,即便银行下调了业绩比较基准,也并不代表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必然会下降。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指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以债权类资产为主,对货币市场利率高度敏感,当前利率水平处于低位,因此底层资产收益率也趋于下降;其次,银行理财产品也会配置部分权益资产,以增厚整体产品收益,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权益资产波动加大导致收益不确定性增加,也会拉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
投资者如何避免“理财刺客”?
值得注意到是,银行理财市场的业绩比较基准整体也处于下行阶段。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新发封闭式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79%,环比下跌0.12个百分点;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12%,环比下跌0.10个百分点。
对于习惯了预期收益率的投资者来说,如何挑选优秀的净值型产品,避免“理财刺客”的刺痛呢?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 业绩比较基准只是一个参考的收益率,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实际收益率会围绕业绩比较基准上下波动,有时可能会偏离较远。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后,投资要自负盈亏,购买理财产品不能只看业绩比较基准,要重点考察产品的风险,产品风险高低主要从风险等级、投资范围、资产配置比例、历史净值波动等方面判断。一般来说,业绩比较基准较高的理财产品,要么风险偏高,要么流动性偏差,投资者要能平衡产品风险、收益、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普益标准研究员苟海川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可以充分了解此类产品的历史业绩表现,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风险偏好选择产品,如风险偏好较低可以选择中低风险产品,风险偏好较高,可以选择中高风险产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