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保持不断地学习,”这不是一个口号,是当你看到每一件事情所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样子,要思考本质是什么。
我以前特别喜欢看的一本书叫《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做CMO时就读过那本书,后来做了花点时间CEO再读,就像从来没看过那本书一样。就是你的视角不一样了,可能做CMO的时候更关心他做了哪些有创意的事情。但是现在做一家公司,你会更关心那个时点他为什么会选择做这样的决定。视角完全不一样,会带来你接受信息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保持学习的状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事情。
第三个,核心是要坦然面对痛苦,因为一定是会痛苦的,痛苦大概就是你学习的速度赶不上现实要求你进步的速度。因此不要逃避,不要退缩。
问:花点时间的创始团队只会做电商,但不会做零售。是怎么把花点时间一点点做起来的。这是不是一个认知迭代的几年?0-1的阶段哪些认知在不断迭代?
朱月怡:我们开始干的时候也非常“轻”,就是选择我们擅长的东西——内容和美这两件事情。一开始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每周发一个关于花的创作:每周一花,就是每个月付一定的钱,每周一束花送到你家里。
0到1的那个阶段,一方面自信要足够大,我觉得我们看到了一个别人没有看到的“生活鲜花”的市场机会,本质上是女生为了让自己快乐一点愿意付出非常非常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个过程从第一个产品、第一个用户,认知开始逐步得到提升。
当你力所能及做出来的产品,能够在资源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你的用户需求,你就可以超过同一个班次的人,就有机会能够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说实话,以前做网约车后来做零售、消费,本质都是围绕用户需求找到用户的连接点:就是找到用户需求,怎么来解决用户的需求。过去用车,是用服务,而现在鲜花是产品,是基于这个产品了解用户有哪些独特性的需求,怎样差异化地满足他。我觉得各行各业都是相通的。
我们团队其实是进入一个新的行业,然后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系统。要刷新的认知系统是,你是不是懂鲜花,我们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干了一些挺违背自然规律的事的。慢慢才建立起对这个行业固有的认知,这可能是0到1阶段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阶段,产品相对确定,品牌初步建立之后,迭代很大程度上就是,团队需要跟着去迭代。需要搭建系统性的团队、有共同的系统性认知,就变得更重要了。在这期间我们建立了一个学习型的团队,互相刷新彼此的系统,举行前后端连接的定期会议培训等等。核心是,大家在一个共同的系统里认知保持一致性,共同向前走。
到第三个阶段,要不停地让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变得更加有差异化优势。我们从最开始只是做每周一花,到后来节日的主题鲜花,绿植。乃至线上的销售渠道,也跨出了微信生态,拓展到天猫、京东、抖音等等。在线下,我们从2018年试水线下花店,变成现在的连锁店,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群人,拿着一套基础方法论,不停地迭代。
花点时间融资轮资,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问:刚进入一个领域的关键是什么?
朱月怡:你要找到一个小切口,真的要足够小但足够有力。比如之于我们,就讲了一件事情:在一、二线城市工作压力很大,女生治愈自己的这么一个小场景,用一个非常小的产品“每周一束鲜花”治愈你。
我看到类似的方式,在各个行业都在发生着。比如做美瞳的更多是面向大学毕业的女生,想要一种改头换面的变化又不用整容,就是大家都用一个小产品切一个小切口,这是非常多的新消费品在一个看似铁板一块的传统行业里寻找的一点机会。
问:就是找到用户,找到他们的消费场景。为什么一定要小?
朱月怡:0到1起步的场景为什么一定要足够小,因为一旦泛了,泛需求或者需求太大了,你就会快速进入到原本成熟品牌的射程范围内,那处境就会比较难,你成功的机会就小了。
问:2015年进入鲜花领域是以微信公众号开始的,但据说那时微信的红利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