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觉得,鲜花是一个进入门槛很低,但是规模化门槛非常高的一个领域。门槛高在哪,
第一,你的供应链效率是不是足够高,在整个行业里,我们供应链团队创造了整个行业天花板级数据,比如我们全程损耗低于2%。
第二,预售制的整个供应链链路上,有上千个优化点。什么样的花要在多长时间内进到仓里,在什么样的温度下要保存多长时间,让花的温度降到什么温度之下,每一种花在什么温度下它能够休眠,绽放的时间最长有多长,都有严格的步骤和数据支持。如果在云南买一束从田间地头割下来的花,拿在手里飞回北京可能就不行了。对鲜花认知是“时间x温度”的一件事。
我们每年的SKU大概是3500种鲜花,每一种鲜花都有自己不同的执行标准。所以想想看,整套机制的建立,以及建立起来了如何去执行都是比较有挑战的。
比如,一周有上百万支花进仓,一方面如何保证足够新鲜,另外整个供应链如何传递到下一棒,如何能够完整实践所有流程中制定的标准,这是整个过程最难的事了。
所以我们供应链团队每天早开会、晚复盘的一个团队。这是鲜花生意逃不开的辛苦和劳累。
问:这几年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朱月怡:我们做鲜花生意今年第7年了,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有比我们更有实力的竞争对手进入鲜花领域。7年来我们最大的积累是know-how(技术诀窍),鲜花领域的KnowHow非常多,你得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干、去积累,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你需要一个强大的有执行力的团队,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鲜花供应链,我讲的最多就是“稳定交付”,这四个字,说实话一点都不性感,不像什么“极致超越用户预期”那种。我认为“稳定交付”这件事情在鲜花领域来讲已经是硬性要求了。
问:与时间赛跑的生意,是否是世界上残酷的竞争?
朱月怡:我宁可做一项看起来残酷或者只有把自己逼到一定份上才能成立的生意。可能对像我们这样不是特别聪明的人比较友好。
虽然每一支鲜花的寿命是在跟时间赛跑,可是供应链、品牌这些事情是跟时间做朋友、伴随时间共同成长的。以供应链为例,7年来我们的供应链经过了3次比较大的迭代:供应链1.0解决了交付问题,将各个连接点打通;供应链2.0提升了效率,希望能够实现标准化的规模效应;而供应链3.0则指向交互式用户体验,也就是说从用户的角度审视供应链的每一个节点和环节。这都是时间带来的利好。
问:理论界有说法称,“与时间赛跑”的生意,适合有规模的大公司去做,如果小公司硬要做,可能会被巨大的运营成本拖垮。所以小公司尽量去选择“与时间做朋友”的生意。你觉得这句话在现实中是否正确?
朱月怡:花点时间也不算特别大的公司,这盘生意如果没有一个供应链基础的话,可能会被拖跨。我们是用了7年时间,积累了这样的一个供应链。现阶段,如果是一个初创者,没有这样的时间窗口能否做成是不确定的。
问:鲜花市场目前竞争越来越激烈,淘宝,京东,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都上线了鲜花业务。价格便宜还有即时性。是否感受到了这种市场压力?他们的商业模式跟花点时间是一样的吗?
朱月怡:不一样,他们是需要先有库存的。他们只是deliver(运输)这个产品的过程和预定的过程是在互联网上。
坦白讲,去年他们来势汹汹的时候我们还是紧张了一下。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就和对方合作了,化敌为友了。
鲜花产业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问:你是说成为生鲜电商的鲜花供应商?
朱月怡:对。我们合作了。我觉得商业竞争也不过就是这样,有竞有合,总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问:最近,每日优鲜突然间休克很受关注。对创业公司来说,哪一项是马上就能致命的?
朱月怡:我觉得过去这段时间,除了真的有一些是不太容易预判的事,比如有些政策的变化等,其他时候太多的影响因素。对一家公司来讲,可能有一口气倒上来了,就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