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 | 程潇熠
编辑丨康晓
出品丨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2009年5月3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借媒体之口向“股神”巴菲特发出三道怒问:
“为何投资偷窃富士康商业机密的比亚迪?敢不敢开比亚迪的电动车上下班?究竟是用何种专业知识判断比亚迪的潜力?”
19年前,数百名富士康员工跳槽比亚迪,大量资料赫然摆在王传福办公桌上。这让曾经无比欣赏王传福、甚至有意入股比亚迪汽车项目的郭台铭震怒,以窃取商业机密(代工相关)为由将比亚迪告上法庭。
双方你来我往,战况胶着。巴菲特对于比亚迪又是投资又是站台的支持成为了比亚迪的商业信誉背书,也让郭台铭的愤怒冲向高点。他嘲讽比亚迪与巴菲特的结合,就是“一个吹牛的加上一个炒股的”,叫嚣着巴菲特若是不回应他的问题,他便飞到美国奥马哈当面质问。
尽管最近两个月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卖出了自己在比亚迪3%的股份,拿走了超700亿港元利润,但从2008年持股10%开始,巴菲特在14年中一直是最支持王传福和比亚迪的投资人,他从不吝赞美之词,在郭台铭隔空喊话后称赞王传福是真正的明星,比亚迪会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公司。
从2003年决定造车开始,比亚迪一直走在一条不被业界看好的路上。王传福被基金经理电话威胁,“如果执意进入汽车业,我们将抛售比亚迪的股票。”业内批评比亚迪主力车型F3“山寨”丰田花冠,据《南都周刊》报道,更有甚者评论比亚迪“有钱只是拿到了赌场的门票,没准儿还没搞清汽车的游戏规则,手中所握的巨资就已蚀掉了。”
一面是外界源源不断的批评与质疑,一面是比亚迪汽车业务的高速增长。2005年至2009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几乎连续五年超100%增速增长,从年销量1万台涨到50万台。2009年王传福以350亿元资产成为中国首富。强烈反差之下,王传福面对质疑更加不屑一顾、讳莫如深,以至于忽略了比亚迪汽车确实存在的问题。
2010年,比亚迪员工数从9万人暴增至18万人,资产负债率飙升至60.1%。繁重的养家糊口任务逼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退网门”,超300家经销商退出比亚迪销售网络。消费者投诉纷至沓来,汽车业务近乎遭到腰斩,总经理夏治冰引咎辞职,媒体开始纷纷书写“比亚迪电动车大败局”。
霎那间,压力排山倒海般袭来,给予王传福当头棒喝,比亚迪进入三年蛰伏调整期,也让王传福深刻铭记在盛世中保持危机感的重要性。
从2020年至今,比亚迪新能源车型销量再次井喷式发展。多年围绕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如动力电池、芯片等做出的自研投入让比亚迪形成了坚固的供应链护城河。
截至今年8月,比亚迪今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超97万辆,同比增长273.6%。上半年更是领先特斯拉约8万辆,拿下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计划明年冲刺400万年销量。56岁的王传福还在今年成为了福布斯中国评选的最佳CEO。
愈是站在顶峰,王传福的担忧愈甚。2021年12月,比亚迪核心团队在陕西开了一场“宝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如何避免高光后陷入危机”。
王传福深知比亚迪的产品优势和品牌短板,他在2015年时就曾说,“性价比(路线)早期可以这么走,长期是一个死胡同。”
国际品牌的品牌溢价能力不仅能推高利润还能增加影响力。比如手机行业的苹果在用硬核产品力和高端品牌形象占领用户心智后,在供应链拥有定价权,稳坐“铁王座”。
比亚迪汽车与特斯拉同年诞生,但比亚迪因自下而上(从低端车型逐渐向高端发展)的路线,以及5年燃油车造车史,总被用户冠以传统、老派、低端的品牌印象,与特斯拉自上而下所营造的品牌认知可谓云泥之别。
目前“王朝系列”、“海洋系列”以及比亚迪与奔驰的合资品牌腾势已经成功让比亚迪品牌由低端升至中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冲高目标。
企业文化、创新技术与品牌能力紧密相关,比亚迪在高端形象和智能化认知上差的一口气,成为阻碍比亚迪迈向全球新能源霸主的最大障碍。今年三季度比亚迪将发布的价格区间预计在80万-100万元的高端品牌,将是扭转比亚迪品牌形象的关键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