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端的零跑汽车靠“老头乐”翻身,卖一辆亏一辆,上市成救命稻草
比如自然人陈金霞,参与了3轮融资,共出资1.7亿元。陈金霞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涌金系”的掌门人,而涌金系则是大华股份的早期股东,并一度出现在大华股份的十大股东行列之中。
“涌金系”中,除陈金霞之外,旗下的上海祥禾涌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涌铧投资董事总经理高冬均参与融资。
在零跑的8轮融资中,B1轮、B2轮和C1轮、C2轮至关重要,仅这4轮融资就为零跑带来了103.805亿元的资金。
在这4轮融资中,杭州汉智、杭州泛链、湖州和凝海、舟山灏海、杭州春生等都是来浙江本地的投资机构、民营企业等。
零跑汽车也获得了杭州本地国资的支持,比如在整个C轮融资中出资最多的杭州国舜零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就是杭州国资委全资持股的投资机构,其出资30亿元,占C轮融资总额的一半。
作者根据招股书进行计算,2018年3月完成Pre A2轮融资后,零跑汽车的估值为22.2亿元,2021年12月完成C2轮融资后,估值则变成了275.8亿元,不到4年的时间里,估值增长了11.5倍。
一位投资界人士向作者感叹,在后期,造车新势力已经很难享受到资本市场的红利,一家企业中后期阶段的投资人也很难赚到钱。
目前,已经上市的蔚小理中,市值最低的是小鹏汽车,约1025亿港币。上市之后,零跑汽车的市值又能达到什么高度呢?
“世界级工程师”跨界造车
在造车新势力当中,零跑是一个另类,它的创始团队大多来自与汽车没有直接关系的行业。
李斌和李想虽然不是来自传统汽车行业,但是李斌的易车和李想的汽车之家,都是与汽车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何小鹏是UC浏览器的创始人,此后在阿里巴巴任职,与汽车行业无关,但小鹏汽车二号人物夏珩则来自广汽研究院,负责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
创办零跑汽车的傅利泉和朱江明,是大华股份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而大华股份是安保行业的巨头,业务包括智慧城市、安防、视频、核酸检测采样亭等。
目前,傅利泉依然是零跑汽车最大的股东,他和妻子共持有19.12%的股权,但他一直都不参与公司的具体运作。根据招股书,早在2016年2月,傅利泉就与朱江明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如果双方出现分歧,以朱江明的决策为准。
朱江明则是零跑汽车对外宣称的创始人,并担任董事长一职,他持有零跑汽车11.89%的股权。
不过,朱江明一直在大华股份和零跑汽车身兼两职,直到2021年12月才从大华股份辞职,全身心投入到零跑汽车的创业中。
在招股书中,零跑汽车对于自己的这位创始人不吝溢美之词,称其是一位“世界级工程师”。但他对“世界”的贡献,并不是在汽车领域,而是在视频传输领域,他的团队发明的HDCVI视频传输在2014年成为国际标准。
根据公开报道,朱江明曾解释过自己跨界造车的动机,他说,中国的汽车市场是由外资来主导,约60%是外资品牌,他认为这个市场很大,需要扭转,就像手机和家电那样。
朱江明将自己称为造车新势力的第三派——“IT人造车”,和马斯克同属于一派。他认为,威马的沈晖属于第一派——汽车人造车,李斌和李想则属于第二派——互联网人造车。
零跑汽车也一直想让外界认可自身的研发能力,除了标榜“全域自主研发能力”外,自称“IT人”的朱江明有时也会像李斌、何小鹏等人放出豪言。
去年7月15日,在零跑汽车2.0战略发布会上,朱江明就表示,预计2024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三年内在自动驾驶技术上超过特斯拉。
其招股书也写道,计划每年推出1-3款新车,于2025年前推出7款新的纯电车型。
不过,和朱江明一样,在零跑汽车的9名高级管理人员中,有5人没有汽车行业的从业经验。
除朱江明外,还有负责整车、电池研发工作的高级副总裁曹力,负责自动驾驶及汽车电子研发的高级副总裁周洪涛,高级副总裁兼董秘敬华和首席财务官曹广麟。其中,曹力和周洪涛来自于大华股份,两人于2016年2月加入,当时零跑汽车刚成立两个月。
4位来自汽车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则是总裁吴保军、副总裁巫存、舒春成和张光银,其中,吴保军在2020年5月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