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太空发射系统”火箭今年第一次发射前,美国国防创新局(DIU)、美国太空军(USSF)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认为应该对美国的出口管制制度进行改革。
美国军方中与航空航天相关的部门,为何对出口管制十分不满呢?
原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卫星领域酝酿的一场出口管制。
美苏冷战期间,太空曾是美国最具技术领先优势的领域之一。尤其是美国在卫星技术上的垄断地位曾为其维持霸权,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和保证。

美国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一号”
作为美国科技实力的象征,美国卫星领域的垄断地位在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也一直得到了延续。1995年,美国在全球卫星市场的份额,曾一度高达73%。
随着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稳固优势反而加大了其警惕的心理。美国开始担忧一些国家的技术追赶,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而这种伴随技术进步的多极力量增长,尤其让美国担忧。
中国作为多极力量中的代表,引起了美国的警惕。
由于担心航空航天企业出口的产品和技术被中国进口后使用、学习借鉴,以缩小和美国的技术差距,美国开始考虑对华出口管制。
不过,出于对中国市场潜力的青睐,上世纪90年代,从1990年到1998年,老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的很多时期,美国在卫星领域还是保留了同中国的贸易往来与合作。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火箭发射升空
1990年4月7日,中国用“长征3号”火箭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成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外国制造卫星、第一颗国际商业卫星。
这次标志性的发射引起了美国国会的关注,中国技术的发展,逐渐让美国国会寝食难安,国会认为要维持霸权地位,就要对中国进行太空技术的彻底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