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出口管制”,成了一个筐,凡是美国打压、遏制的心思和借口,都能被经过包装,扔进筐里。

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即便可能伤及美国企业的竞争力,美国利用“出口管制”的手段还在持续加码升级。
与《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一同生效的还有《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正如中国社科院国际投资问题专家潘圆圆向谭主提到的,美国还把出口管制和对外资的审查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防止外国企业通过投资美国企业获得相关技术和产品。
看似“双管齐下”的严密防范,却在限制了美国企业自由贸易的同时,收窄了美国本土企业的融资渠道。
结果“双管齐下”,变成了“两头堵死”。
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美国企业开始另寻出路,不少企业干脆把研发中心直接搬到外国,将一些关键技术转为离岸研发,一场美国本土研发能力的“水土流失”正在发生。
根据美国国家工程与科学统计中心数据,从2011-2019年,美国企业的外国研发支出平均每年增长5%,而在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领域的外国研发投资年均增速是其国内的两倍。

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和超级工厂数据中心于2021年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眼看美国企业动了把研发外移的心思,一些美国政客最近又琢磨要对美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进行审查。
这项还在酝酿中的行动,立刻激起了美国商界的激烈反对。
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参议员图米称:“如果说数十万家美国公司和数十亿甚至数千亿美元的商业可能受到影响并不为过。”
美国的“出口管制”,最终变成了一场对美国企业的围追堵截,实在是非常滑稽。

美国的这种滑稽,在美国企业的另一种举动中更加明显。
谭主查阅了美国商务部公开的数据,发现就在美国推出《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之后,仅2019-2020年,美国企业向出口管制的主管部门,也就是产业与安全局提出出口许可申请的数量就从32969增长到了38203份,增加的幅度达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