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援助今年结束:日本青年来中国山区教日语,带出全校高考第一
舒麟说,“学生们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同时,也在逐步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他们也会对日本和日本人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八丁老师的课,对于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来说,在拓展人生和事业方面是特别有帮助的”。
同时,从考试的角度来看,拥有一位来自日本的日语老师,对提升学生们的日语成绩,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设日语班,对于凯里市实验高级中学来说,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从2016年建校至今,已经培养出了三届日语高考生,其中“日语卓越班”由那些“其它科目还不错,但英语稍微薄弱,从头开始学日语”的学生组成,2019年这个班46名学生全部上了二本线,其中16人考上了211重点大学。近来最被津津乐道的例子是在2020年高考中“逆袭”的一个理科班男生,据说他进校成绩排在全校200多名,之后进入日语班学习,最终以全校高考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四川大学。老师们经常开玩笑说:“日语改变了他的命运”。
而八丁文子还想做得更多,在常规授课之余,她开设了日本文化课,组织了“日语社”,即使不是日语班的学生也能参加“日语社”。从2021年9月8日到12月29日,共进行了十次活动,举办过两次花牌大会,唱过两首日本歌,做过一次黄豆面年糕,试穿过一次浴衣,还做过几次配音活动。日语社成为了当年的优秀社团,八丁文子被评为“优秀社团指导老师”,她把那张奖状视若珍宝般地带回了日本。
“优秀社团指导老师”荣誉证书 ©八丁文子
八丁文子还模仿日本神社的做法制作了一个运势抽签盒,一位学生抽到了“凶”,当他失望地把那个运势签给老师看时,八丁文子安慰他说:“这代表现在是运势最不好的时期,过了这段时间,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八丁文子最终只在中国待了461天,其中还有一个月是在隔离中度过的。新冠疫情爆发后,JICA召回了协力队在中国的所有队员,直到2020年底她才再次回到中国。工作时间虽然短暂,但她的努力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一位凯里当地的日语老师说,她非常理解这种交流对学生们的意义:“我们学校是寄宿制,相对比较封闭,学生们没有手机,平时最多也就是看看新闻联播,从外界得到的信息很少,但是这个年纪的孩子,特别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孩子,他们很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八丁文子老师的做法,相当于给学生们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回到日本也别忘了我们
最后一批被派到中国工作的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中,除了八丁文子,还有一位叫矢部紬的日语老师,与年届四十已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八丁文子不同,矢部紬刚从东京女子大学毕业,她任职的江苏省沐阳县建陵高级中学距离凯里市1700多公里,学校规模更大。全校有4700名学生,几乎一半学生都在学习日语,日语老师人数达到20人。在这里,矢部主要负责给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上口语、作文和日本文化课。每个班有70个学生,全部加起来共有2000个学习日语的学生,记住每个人的名字都是需要拼尽全力的。
在远程咨询了八丁文子后,她得到了一个建议:举办花牌比赛。这是一项日本传统的纸牌游戏,矢部将牌面上的文字更改成高一学生入门的五十音图和高二学生新学的单词,学生们分成几组,先学习花牌玩法,然后进行比赛。与其说是上课,其实是在做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熟悉了自己的学生,学生们也得以熟练地使用日文。
矢部紬在上课 ©矢部紬
和八丁一样,矢部在中国和日本的高中生之间举办线上交流会,一边是喜欢动漫的中国高中生,一边是日本的动漫御宅族,十几个人聚在一起,讨论着各自喜欢的作品。有了动漫这个共同的主题,就算只是说出某个角色的名字,也能立刻引来高中生们的欢呼声。矢部回忆说,“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们在很开心地讨论。这样交流就很好。”
这才是交流会真正的价值,不只是让中国年轻人有一个了解日本的机会,日本年轻人也同样得到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机会,交流应该是双向的。
玩花牌 ©矢部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