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的分类、诊断和治疗)
肩关节由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和喙锁关节组成。其中,盂肱关节由肱骨头和盂组成,关节面小而浅,关节囊和韧带松散,是全身最大、最灵活的关节,也是全身最不稳定的关节。盂肱关节向前、向下、向外,肩袖在肩关节处稳定,盂肱关节囊前下侧相对较弱。因此,盂肱关节前脱位是最常见的肩关节脱位,占所有病例的95%以上。
肩关节脱位常见于男性和青壮年,肩关节脱位的发病率最高约为50%。男性肩关节脱位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5倍。
肩关节脱位的分类
肩关节脱位的分类取决于肱骨头脱位的方向。可分为上脱位、下脱位、前脱位和后脱位,其中前脱位最为常见。急性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发病率低,初诊漏诊率可达60%~79%。
疾病的起因
创伤性肩关节脱位是主要原因,可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引起,其中间接暴力是肩关节脱位的常见原因,间接暴力又可分为传导暴力和杠杆暴力。
实施暴力
当患者前外侧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肱骨干外展,肱骨头突下行至前关节囊,外力沿肱骨向上传递至肱骨头,导致关节前脱位;如果外力足够大,肱骨头可突破前关节囊,造成喙突下脱位;如果暴力持续,肱骨头可被推到锁骨下,造成锁骨下脱位;当暴力非常强烈时,肱骨头可冲入胸腔,导致胸腔脱位。肩关节后脱位很少见。后脱位常由肌肉牵引和结节骨折引起。
杠杆作用
肩关节过度外展、外旋、外伸时,肱骨颈或肱骨大结节以肩峰为支点,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滑动垫移动,导致盂下脱位。如果继续向肩胛骨前方滑动,就会形成肩胛骨下脱位。
直接暴力
暴力造成的脱臼大多直接击中肱骨头,导致肱骨头突破关节囊,造成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还会伴有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和肩袖损伤,后者是最常见的一种,是冈上肌腱撕裂。如果撕裂向前后延伸,会累及其他肌腱,影响肩关节的稳定性,造成复发性脱位。
症状
根据脱位类型不同,症状也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肿胀和肩关节运动障碍。肩部受力时疼痛加重,患者呈现健臂支撑患肢前臂,头部向患侧倾斜的姿势。
“方肩”畸形:体格检查显示,由于肱骨头向前方脱位,患肩失去正常、饱满、圆钝的形态,呈“方肩”状。
关节窝空缺失:除了方肩畸形外,触诊会发现肩峰下空缺失,可触及腋窝、喙突或锁骨下脱位的肱骨头。
弹性固定:上臂在外展、内旋、微前屈时保持固定,使肩关节失去各种活动。
杜加斯征阳性:患肢肘部紧贴胸壁,患手不能触及对侧肩部。相反,如果患手放在对侧肩膀上,患肘不能靠近胸壁。
和鉴别诊断
肩关节脱位与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与肱骨近端骨折有相似之处,需要X线和CT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款待
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的复位、固定和恢复期的功能康复锻炼。
手动缩减
无论哪种脱位,都要先进行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新鲜脱位损伤时间短,组织出血少,肿胀轻,手法复位简便有效,应尽早治疗。当你感觉到肱骨头的滑动和弹跳时,说明复位成功。体格检查可见盂空缺乏及方肩畸形消失,杜加斯征阴性。重新检查x光片。
希波克拉底法: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站在患侧,蹬踩患侧腋窝(左脚为左脱位,右脚为右脱位),双手握住患肢手腕,上肢稍外展,沿变形方向缓慢连续牵拉,逐渐加大牵引力,先外展并旋转上臂,再以足为杠杆支点,内收并旋转上臂。
Kocher复位法(牵引旋转法):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站在患侧,将患肢弯曲90度,沿肱骨长轴连续牵引,外展并旋转,然后收回上臂,使其肘关节贴胸,再以肱骨干抵胸壁为支点向内旋转患肢。
史汀生法:患者俯卧在复位床上,患肢自然悬挂在床边,手腕上挂一个2.3~4.5KG(5~10斤)的重物,牵拉10~15分钟可使肱骨头自然复位。
外科疗法
肩关节脱位患者主要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如果手动复位正确但复位不能完成,则需要切开复位。
图为关节镜探查的肩关节。
减少的迹象:
复位不成功,肌肉、骨膜等软组织嵌顿,影响关节复位。
血管、神经和肌腱的破裂需要探查和修复。
肩胛盂骨折移位,肩袖损伤严重,影响复位或复位后关节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