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奇,长期服用胃出血的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阿司匹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2000多年前,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给妇女服用柳叶煎茶,以减轻分娩的痛苦。这可能是关于阿司匹林的最早书面记录。1823年,意大利人首次从柳树中提取出一种有用成分水杨苷。1897年,德国拜耳公司的犹太化学家霍夫曼研制并拥有人工合成水杨酸的专利,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这就是我们认识的药物——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问世后,人们发现阿司匹林不仅有解热镇痛作用,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我们知道,血小板是一种凝血因子。正常情况下,当机体受损时,血小板参与机体的血液凝固过程,通过血液凝固,可以防止机体进一步受损。但如果这种功能病态过度活跃,导致血小板过度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就会增加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理论上,通过阿司匹林的干预,可以显着降低体内血小板聚集的风险,减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由此,人们产生了一个联想:健康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吗?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服用阿司匹林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吗?
先来看看健康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否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上个世纪的两个著名实验得出结论:不!
第一次实验始于1988年,研究对象是5139名英国男医生,他们没有心肌梗塞、中风、消化性溃疡病史。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阿司匹林组,每天300-500毫克,另一组是对照组。6年后,两组脑卒中、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由于参与的研究人员都是英国男医生,因此该实验被称为英国男医生(BMD)试验(Britishmaledoctorsexperiment)。
第二个实验开始于1989年,参与者为美国22071名健康男性医师(无心肌梗塞、中风、癌症、肾病)。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阿司匹林,隔日325mg,另一组服用安慰剂。由于两组的心血管死亡率均低于预期,该试验提前终止。但研究发现:阿司匹林组出血风险增加。
本世纪后,阿司匹林的研究重点转向小剂量阿司匹林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预防。
2018年最权威的两份研究报告。这两项研究包括阿司匹林与安慰剂在糖尿病但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的对比,以及阿司匹林与安慰剂在中度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中的对比。总体结论是,阿司匹林不会降低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并且可能以增加出血风险为代价帮助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通俗地说,如果没有心肌梗塞或脑梗塞,使用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获益不大,反而会增加出血风险。
那么,阿司匹林是不是就没用了?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对于已经患有心肌梗塞或脑梗塞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对于预防继发性心肌梗塞和继发性脑梗塞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前提是使用阿司匹林没有明显的严重出血倾向。因此,此类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前咨询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及时平衡预防血栓与出血风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必须指出的是,阿司匹林的使用提倡双重作用:即有效剂量和有效药物。大吃大喝绝对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大忌。不仅效果差,而且可能更危险!
总之,健康人未必一定要服用阿司匹林!当然,对于有适应症的人,必须在充分评估患者可能的出血风险后,在谨慎使用的原则下使用。欢迎来到江苏省肿瘤医院李峰。每天都有新知识。江苏省肿瘤医院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