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更年期”的女同胞,血脂高了怎么办?评估风险定治疗
先得表扬一下广大女同胞。前面文章“进入“更年期”的女同胞,发现您的血脂悄悄增高了吗?”发出后,很多读者留言都反映已经关注到了自己的血脂异常,还知道具体的数值,有些人已经开始治疗了。相比之下,感觉女同胞比那些男同胞更加关注健康,更加细心,这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其实,不管是不是“更年期”,关键在于“血脂高了怎么办?”。关于降血脂的问题,前面很多文章里介绍过(血脂化验单怎样看?,血胆固醇正常?化验单说了还不算!),原则都是一样的,只是这次涉及到的是“更年期”女性。
先说一句降脂之外的话。更年期女性要不要激素替代,需要听妇科医生的意见。因为激素替代虽然对防治心血管病没有获益,但是在改善症状、改善骨质疏松、改善粘膜干燥方面还是有益的,这也是上篇文章说到的那个研究得出来的结果。然而激素替代还存在其他潜在的风险,比如对乳腺、子宫的影响等,所以说是要由妇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来决定的。

我们就来看看“血脂高了怎么办?”的问题。
前面说了,绝经后女性,本身就是一项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绝经后女性这一条,就包括了到了一定的年龄,机体的衰老、脏器功能的减退、机体失去雌激素保护后的多种代谢异常等,所以,往往不单是血脂增高,还会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增加,比如血压的升高、血糖的升高、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体重的增加、还有精神情绪的改变,等等,这些都是和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所以,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血脂升高的处理,也要遵循心血管病防治的原则,那就是评估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然后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控制血脂降到不同的水平。

心血管病危险程度的评估(风险评估),就是评估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在未来10年(或者余生)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冠心病死亡以及脑卒中的概率(风险)有多高(大)。高危,就是发病的概率在10%或以上。
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如何评估?按照评估标准可能有点儿麻烦,咱们尽量说简单点。
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四个等级。对于血脂的要求,是根据危险程度定的。就是说,不是光看化验单上的数值在不在正常范围内,而是要根据危险程度(具体病情)来要求。越是高危,血脂标准就要求得更低些。血脂里的项目要求,主要是胆固醇水平,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有些情况下, “极高危”或者“高危”人群是可以一目了然、一锤定音的,那就不用再评估了,直接就定了。
哪些是可以一目了然、一锤定音的极高危、高危人群?
1、已经得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人属于极高危。比如已经得了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脑中风、脑梗死)、或者是外周动脉血管疾病比如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或者大血管病等。
2、有一条就算的高危人群:⑴糖尿病患者(要求≥40岁,更年期女性一般都超过了),因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⑵单个危险因素水平特别高的患者,比如高血脂患者血脂特别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9 mmol/L,或者总胆固醇≥7.2 mmol/L;高血压患者血压特别高,达到3级高血压(≥180/110 mmHg)水平了;吸烟者,属于重度吸烟的,就是每天吸烟30支或以上。

对于这些高危、极高危的患者,肯定是需要降脂(胆固醇)治疗的,而且血脂水平还要降得更低些(高血压患者,务必记得降血脂!降压第一条,降脂少不了!,冠心病人,胆固醇降到多少算合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