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的来源十分广泛,而且品种繁多。种类一多,各自有各自的名称,则五花八门,但是中药的命名都有一定的说法,并不是随意命名。比如有的根据功效命名,而有的以用药的部位来命名等等。中药的命名方法丰富多彩,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以药物功效命名:这类药的名称就能看出其主要的药物功效。例如决明子,功效是明目清肝,主治眼科疾病;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保千年体健;益母草,主治妇科疾病,例如妇女月经疾病、产后腹痛等等。

以用药部位命名:中药的来源及其广泛,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不同来源取材部位有不同的,有些用根茎,有些用叶,有些用皮,有些用果实等。比如植物药里面的芦根,茅根等以根茎入药。桑白皮、苦楝皮以植物的根皮入药。大青叶、桑叶、苏叶等则以叶入药。菊花、款冬花、旋复花则以花入药。动物药也有类似的规律:例如龟甲、鳖甲、水牛角、熊胆、全蝎等等。从名字就能知道用药的部位。

因产地命名:我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水土气候各不相同,自然孕育不同的动植物。其药用价值也不可一概而论。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道地药材”,例如川黄连、川续断。广陈皮、云苓(茯苓)、吉林参等等。通常在药物的名称面前加产地的简称,一目了然。

因形态不同的命名法:植被的形状往往是千变万化,富有其特殊性的。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中药因其特别的形态命名。例如大腹皮,形状类似大腹而得名。乌头,其根块形似乌鸦的头而命名。牛膝,茎节膨大,类似牛的膝盖,因而命名牛膝。一系列中药因其特殊的形状的命名。

有些药物因其具有特殊的气味而命名。例如麝香,因香气远射得名。丁香、茴香等香料药材,均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芳香而得名。不只是香味,一些特殊的气味甚至是腐臭味也有用来命名的,例如鱼腥草因其具有浓烈的鱼腥味得名。败酱草、臭梧桐等是因为具有特殊的臭味得名。

有些中药则是因滋味而命名,例如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仁辛苦、果身具有咸味,故名五味子。苦参,因为其味道甚苦,故名苦参。酸枣仁,因其味酸而命名。
因颜色而命名者:中药来源于自然,具有各种不同的天然的颜色,某些药物就以其颜色而命名。例如色黄的有黄连、黄芩、黄芪等。色黑的黑丑、墨旱莲、乌玄参等。色白的有白芷、白矾、薤白等。色红的有红花、红枣、朱砂等。色青的有青黛、青皮、青蒿等等。

有些中药则因其生长季节的不同而命名:例如半夏在夏季农历五月间采收,故名半夏。夏枯草生长至夏至后枯萎,故名夏枯草。

因人名而得名:某些中药材药名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甚至是附带民间传说,多半以发现者或者是首位使用者的名字进行命名。例如使君子,相传是潘州郭使君治疗儿科的常用药;杜仲、刘寄奴、牵牛子、徐长卿等等皆类似。

喜欢中医的小伙伴们,别忘了点点关注,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