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戟,与前文说讲解的甘遂同类,均是峻下逐水的中药。京大戟,名称很有“攻击性”与其药用价值一样,《本草正》里面说京大戟“性峻烈,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

京大戟,是大戟科植物大戟的干燥根,状如图所示。在我国的江苏、四川、江西、广西等地区生产种植。秋天、冬天采挖,一般生用,或者醋制使用(醋制可减低其毒性)。
京大戟味道苦,药性寒;其属有毒之药材,使用的时候必须严格把控剂量。归肺经、脾经、肾经。
其主要的作用是: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具有泻水逐饮的作用,因此能治疗水肿、水饮等证候。京大戟的泻水逐饮作用与甘遂相同,但是其力量会比甘遂稍差一筹。研究证明京大戟更注重泻逐脏腑的水湿,治疗脏腑性质的水肿、臌胀等效果更好。古籍《活法机要》里面就有记载用大戟与大枣煎煮,摒弃大戟食用大枣来治疗水肿腹水的医案。

大戟,还能够消肿散结,其内服外用皆可,虽有毒性,但是合理使用剂量,严格控制配伍规律,水消即止。消肿散结,用来治疗热毒痈肿疮毒等疾病,可以将新鲜的大戟捣烂外敷患处治疗,也可以配伍其他药材煎汤内服。

大戟,峻下逐水药,体虚、孕妇忌用。
十八反里明确指出,甘草反大戟。此与甘遂相同,因此大戟不宜与甘草同时使用。
喜欢中医的小伙伴们,别忘了点点关注、转发,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