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肝病”越来越多?医生劝说:这3种食物是祸首,最好少吃
我们常用“小心肝”形容最重要的人,肝脏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我们的肝脏也很脆弱,据预测,2020年我国肝病患者将超4亿,也就是说,每7个中国人中就有2个人可能患肝病!这个数据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那么,肝脏病变后有哪些症状?老百姓有哪些常见的误区?我们又该如何爱肝、护肝呢?在第21个“全国爱肝日”之际,就跟随我来走进肝病的世界。

认识肝病,别把肝脏不当回事儿
要治病,我们先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字面来看,肝病就是肝脏发生的病变。所以,“肝病”本身是一个很大的集合性概念,只要肝脏出现了问题,都可以说,“得了肝病”。临床上常见的肝病又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类别:
第一,脂肪肝。脂肪肝是我们生活中最常听说的一种肝病。公司每次组织体检,总会有一部分人有或轻或重的脂肪肝问题,这也是现在的第一大肝病,发病率超过30%。有人认为脂肪肝就是吃肉多了,肝脏像人一样,堆积了过多脂肪,变胖了。这就是一个误区。脂肪肝有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之别,酒精性脂肪肝是饮酒导致的,一些经常觥筹交错应酬的人,很容易出现酒精性脂肪肝,而且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年轻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就和肥胖以及代谢综合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了。

脂肪肝有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之别
第二,病毒性肝炎。说“病毒性肝炎”大家可能觉得陌生,但如果说乙肝、丙肝,是不是就觉得熟悉了很多?没错,以上这两种就是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类型。大家可能知道乙肝有很强的传染性,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一段时间,病毒性肝炎才是第一大肝病,但随着脂肪肝发病率的日益走高,加之乙肝疫苗等预防手段的普及,病毒性肝炎不再像之前那样困扰人们。
第三,肝脏的肿瘤。肝癌是目前我国比较高发的一种肿瘤,一部分是因为饮酒、食用霉变等食物引起的,也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造成的。早发现、早治疗,还有治愈的可能性,一旦到了中期,治疗难度就较大了。但肝癌早期通常没有什么症状,这也是导致很多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重要原因。
第四,感染性肝病。肝结核就是感染性肝病的一种,不过大家可能更熟悉“肺结核”。的确,肝结核比较少见,又不太出现肝病症状,临床上诊断不出来或者误诊的情况也比较常见。
警钟长鸣,这是肝脏病变后的表现
都说“早发现、早治疗”,除了个别几乎没有什么早期症状的肝病外,以下几个症状还希望大家牢记,一旦出现就要敲响警钟!
1.黄疸
通常有皮肤发黄,巩膜发黄,也就是眼白的部分有异常发黄现象,还有大便呈现陶土色。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癌等肝病,都可能出现黄疸。为什么会有“发黄”的问题?我们之前说到,肝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红细胞死亡后会产生胆红素,必须经过肝脏代谢,肝脏病变受损必然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而氧化的胆红素正是黄色的。这样一来,全身发黄的原因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