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化验中的3种胆固醇都代表着什么,多高才需要吃药?
“医生,我的甘油三酯都10点多了,需要吃药吗?”
“医生,我的胆固醇升高了,吃点什么药?”
“医生,我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这是怎么回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告别了饥饿和营养不良,但是面临的却是营养过剩和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最常见的就是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作为三高之一,又是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元凶。所以,良好的血脂水平对我们的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类脂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和类固醇。脂类是三大代谢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是能量供应物质。同时人体内的性激素等类固醇激素也是由胆固醇合成,胆固醇还能合成胆汁酸,参与肠肝循环。
一般人们常说的血脂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和B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水平升高就是所谓的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堵塞在心脏的血管即冠状动脉,就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堵塞在颅内的血管就是脑梗死。
二、血脂化验中的3种胆固醇都代表着什么
①甘油三酯:这是血脂化验中的常规检查项目,是大分子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供给和储存能源,因其疏松的密度,可以起固定和保护内脏的作用。主要由食物外源摄入,同时肝脏和脂肪组织亦可以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的水平最容易受到饮食因素的影响,和饮食中油脂的含量有着极大的关系。甘油三酯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也常常和糖尿病、高血压伴行。
临床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病房新来一位患者,医生下完医嘱准备验血,护士抽完血郁闷地告诉医生,“***的血都是油,今天验不了了,你让他素食两天我再重新给他抽血吧!”这样的患者并不一定是“胖子”,我就曾有遇到过两个看起来体重非常达标的正常体型患者,护士一抽血全是油。

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在血管合成,在肝脏降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评价动脉硬化风险的准确性指标。内源性胆固醇运输的主要载体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变程度有极大相关性,研究表明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正相关。
主要原因在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引起血管内膜的炎症反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造成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导致供应脏器缺血坏死,严重的就是心肌梗死、脑梗死。如果不小心斑块脱落,就形成了栓子,严重的引发肺栓塞,是致命的急症。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作为“坏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