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H1财报显示,至少有12家A股上市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超过30%,其中9家超过50%,赶在腾讯、网易前边实现了“游戏收入国内海外五五开”的目标。
而腾讯、网易两家出海第一梯队的龙头企业,在Q2财报时均表示要重点拓展海外市场,期待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实际上,游戏产业“全行业出海,争渡新十年”早已蔚然成风。华安证券为此认为,国内市场佼佼者有较大希望在海外实现“游戏行业的国产替代与弯道超车”。
02、生而全球化
据Sensor Tower公布的“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截止2022年1-10月,中国厂商合计收入185.5亿美元,占比达到TOP100厂商总收入的39.5%。
这说明,国产游戏已经成为手游时代全球游戏产业的领先者。
明晰野望认为,中国游戏产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把国外游戏引入到中国,第二阶段是中国游戏输出海外。那么在未来十年,中国游戏将经历第三阶段:生而全球化。
去年底以来,腾讯、米哈游、莉莉丝先后推出海外独立发行品牌,还有网易成立首个北美工作室,强调“面向全球招聘,游戏开发与销售独立运营”,其实就标志着中国游戏正式迈进了这一发展阶段。
国内厂商很早就意识到“生长于全球,发展于全球”的基因优势。例如腾讯2005年就投资游戏出海,2016年就在新加坡创建了区域性中心。早年间就在海外扎根的还有IGG、游族YooZoo,以及专攻海外市场的FunPlus、智明星通、Tap4Fun、点点互动等。
这些“出海急先锋”们基本补全了国产游戏全球研运的短板,为游戏产业“全球化”发展做好了前期铺垫,而《原神》、《万国觉醒》、《无尽对决》等游戏的横空出世,则加速了这一过程的演变。
某大厂游戏总监孙浩(化名)表示,“现在游戏公司做游戏,第一反应不是国内市场也不是某一个细分国家,而是更全球化,在立项之初就已经为海外市场做准备了”,“过去是把国内成熟的产品做到海外去,现在是按照适合全球产品思路去做,逻辑完全不同”。
同时孙浩认为,原神带来的借鉴意义在于,一是对所有平台保持开放态度,海外玩家的游戏设备不止一个,二是证明了“手游3A化”不是伪命题,树立了中国手游的工业化标杆。
在孙浩看来,尽管手游市场增长较为强势,但PC/主机端仍然是创建一个新玩法或者 IP 的最佳平台。
PC/主机 IP 转手游也是当前最主要的 IP 来源。数据显示,全球下载量Top100的 IP 手游中,33%属于此类型。
而《原神》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它是第一款PC端、移动端、主机多平台全球同步上线的游戏。在欧美日韩等市场,端游、主机、掌机仍是主流,3A游戏的移动化、跨平台发展是趋势。
以“3A级质量开发手游免费游戏”,是《原神》另一大特点。在海外玩家的默认里,这种游戏需要花费几十美金买回去才能玩。
米哈游因地制宜,采取本地化营销也是成功的关键。《原神》在测试阶段就参加了 TGS、G-Star、GC、E3 等游戏展并开放试玩,迎合了海外玩家更关注“产品在展会上实机演示”的特点,并获得了众多权威评测机构的高分背书。
但他人成功很难复制,海外市场也“大而不同”。
国内厂商“出海”要有所成,首先要面向全球玩家,从立项之初就要考虑全球市场适配问题。包括题材玩法、场景搭建、游戏世界观、人物建模等。
也要针对不同文化、不同政策制定本土化策略进行长线运营。强化区域能力,包括在多个地区部署当地推广团队,这些团队可以结合本地文化提出具体建议,帮助国内厂商逐步搭建自己的“全球化”方法论,从而由单一爆款升级为全球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