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恐怖游戏以中华民俗为载体,在大中华区掀起了一股复兴热潮,最近由大学生为主的独立工作室开发,方块游戏发行的《回门》无疑就属于其中一例。
《回门》立足于民国早期历史,通过鬼蜃这个核心故事概念联结阴阳,围绕乔、连、江三家,以男主乔予安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凄惨的重男轻女悲剧。

曾经热闹的大院
1
虚实结合的剧情
鬼蜃可以说是游戏中贯穿首尾的核心概念,简单来讲鬼蜃就是吞噬活人气息并由鬼怪执念组成的负面“世界“。游戏中阴阳穿梭,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就是基于这一个核心概念展开的。在玩家通过主角的视角进行鬼蜃探险的过程中,游戏剧情的悬疑迷雾也被一层层地拨开。

对“鬼蜃”的点明
而剧情的展开推进上,游戏主要是通过书信、文件、报纸等实体物品而不是任务叙述来串联的。游戏中放置了相当多十分接地气的近代民俗元素,例如东帝、冥婚、莲花、求子等等。这些民俗元素与实体物品相结合,构成了推进游戏的核心动力。

游戏中有很多这样有趣的民俗元素
由于本作的剧情构成较为零散,如果不仔细分析的话很难弄清楚游戏究竟在讲什么,加上本作文言文的使用频率似乎也显得太过用力了一点。但是一旦将这些零散的信件报纸串联起来稍加分析,整个故事剧情就会变得十分清晰,令人感到异常的毛骨悚然,而虚实结合的叙事也使得玩家能够对封建礼教对社会的非人化改造有充分的理解。
杀婴、逼婚、迷信、内斗、陪葬......属于封建社会的旧罪恶在游戏里一一得到了体现。在阴间扭曲氛围的反衬下,阳间美丽清新的民国美景也变得肮脏可怕了起来。
2
薄弱的游戏性
尽管游戏的剧情具备一定的深度,游戏性上明显的缺陷使得本作的游玩质量大打折扣。

简单的操作介绍
本作的核心玩法归结为四个字就是解谜逃跑。在总共四章的游戏历程中,除了第三章,玩家基本处在走路-解谜-走路-逃跑-解谜-走路-逃跑的游戏循环之中,到后期游戏循环的单一化很容易使玩家形成负面反馈。本作的逃跑追逐战场面设计较为一般,鼠标和键盘的点触操作反馈也都很糟糕,在与怪物的追逐战的过程中除了滥用的jumpscare时刻就只剩下点击鼠标逃跑。

追逐战就是游戏的关键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