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我整个游戏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无法带入的原因。
唯一有一点点成长曲线的就是陈老师了:起码她在选择之前,有过明显的内心挣扎。这种纠结让我看到了一点点正常的人性。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烟火》通关后,大家讨论最多的人物是陈老师吧。

“葬礼要放烟火,绽放的烟火能给找不到归路的灵魂指引方向。”
这个颇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设定,某种程度上恰恰是《烟火》这款游戏本身。
如果说选一款今年春节前最火的游戏,《烟火》一定在备选之中。
不贵的价格和一气呵成的剧情,以及通关那一刻被情绪激荡起的温暖,配合那首《送别》,玩家们仿佛在内心深处看了一场绚烂的烟火。
然而烟火终究短暂,一如这款游戏能够带给我们的情感震荡,会因为游戏人物塑造的缺点,不能长久。
不过在文章最后,我倒是想说一点点题外话:一点关于指引方向的事儿。
时至今日,中国有太多太多寂寂无名的作家、编剧,他们手中有着数量庞大的优秀的故事。
可每年的出版商、导演、制片看上的故事,九牛一毛。
《烟火》的成功,能否给整个作家编剧界提供一种小小的可能性:我把好故事直接做成游戏,也是一种新的可能性?
最起码,如果没有《烟火》,不会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个故事叫做《燃烧棺木》。
最起码,这是《烟火》在绽放后,天空留下的一点痕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