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年拿两轮融资,这家主攻落地赚钱的云游戏公司是什么来头?
但实际上呢,云游戏即点即玩、硬件门槛低的特性让这块儿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据桂晶晶称,快盘科技坚持做CP、流量平台、用户之间的桥接者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1.游戏业和流量平台的用户增长都处在一个瓶颈期,游戏CP想在更大众的圈层里找到新用户,流量平台则希望用互动性更强的、更长线的垂直内容来吸引在线时间更长的、能产生直接付费的新用户。
2.从整个数字内容市场的调研看,用户们需要更碎片化的体验,他们要更高品质内容,以及更低的体验、筛选门槛。
3.云游戏的渗透率并不低。据业内预估,到2021年云游戏在游戏商店约是40%,B站、TapTap类较核心的社区约是10%,而其他流量平台,其实也有5%以上。
4.多数简单的上云并不能打通游戏账号、支付等系统,用户在云版本上得不到完整、持续的体验。
要想实现媒体账号和游戏账号之间的互通,并在不下载游戏的情况下完成支付宝、微信支付,就需要在游戏APP里加入联运SDK。
至于实际效果,在过去4年的实际运营中,快盘科技团队已经有多款类联运模式的云游戏产品付费率和传统应用商店打平,部分头部产品的日均ARPU(平均每用户产生收入)已经高于其APP端。接入云游戏的媒体平台的DAU和用户在线时长也都有所增长。
以现有数据推测,当云游戏的用户规模更大、技术更成熟时,云游戏试玩+类联运,可能成为B站、字节跳动这种大媒体平台做游戏的新机会,游戏业的格局可能也因此有变。
桂晶晶说,目前的快盘科技已经有了自己的小生态,媒体端除了各种技术解决方案,他们还有了四百余款有授权的游戏产品,可以给媒体平台提供技术+内容+商业化一条龙服务。
考虑到大部分流量是流量平台自有的,同时已经支付了技术服务费,快盘科技会把大部分联运产生的收益分给平台合作方,而自己仅收取相应支付通道费。
此外,他们的云试玩、云微端也有了些客户,B站广告部门、三七互娱等上市公司都在其中。
他认为,如今的云游戏市场已经走过了推广概念、做基础标准化的阶段,进入到一个要靠真实的、落地的产品、服务去争取用户和资本关注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