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发言表达自己对开发商盲目建楼的看法:“你建这么多空房子尤其动不动建几十层的高楼,过了多少年以后,电路、管路这些生活产品它是有生命周期的,当不能住的时候,你怎么办,你炸掉往哪里堆?钢筋水泥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那些高楼总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深圳40年华侨城的老房子,现在有哪些人在住,状态已经相当不好了,所以这个楼房建设一定程度够老百姓自己住就好了,如果建多让它变成一个金融手段,变成老百姓存钱的手段、保值的手段这个就很危险了。”
房住不炒重点在让老百姓有房住,而不是让老百姓不炒房。纵观全球,仿佛我们中国人对炒房最为执着,但其实全世界发达国家都有炒房的概念,只不过大部分国家的房产可能只和它的地理位置和居住属性挂钩,而我们结婚要买房、教育医疗又和房地产挂钩,因此看起来我们彷佛很难接受一个家庭不购置房产,但是在发达国家虽然房价也很贵,只不过他们可能比我们更早的“躺平“了,所以现在他们的年轻人也不再追求买房,而一些成功的高收入阶层则会考虑购置房产为自己和家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年轻人大部分为了买房成为负债状态,房地产成为了金融运作中巨大的一个环节,所以现在的房地产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工具。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房地产与金融脱钩呢?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城镇化到头了,例如全国80%都是城镇的时候,这个时候进城买房的人少了,而留在农村的可能必大部分居住在城镇的人生活上更加“富足”,这时候流入农村的人开始增多,就是逆城镇化现象。二是我们的支柱性产业不再是房地产,而转向了科技行业或者别人行业,这时候也会减弱房地产金融属性。三是人口危机来临,没有了人口红利,房地产和教育、医疗、就业完全不挂钩,完全归属居住属性,这个时候也可以说房地产在失去金融属性。
目前的房地产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正逐渐在削弱它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甚至不用宏观上的控制,其本身也在走“下坡路”,一个由房地产主导了经济增长时代可能真的要结束了,当这一天来的太快的时候,就算对其不是打压二是用刺激消费的时候鼓励购买的时候,也很难在续其以前的辉煌,像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房价大涨的时代哲辈子可能也很难碰到了,但是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可能还会存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这也就意味着,房地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