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传过很多次的地铁22号线也在去年正式确定并动工,一条地铁线拉升到河北的北三县,凭的是什么。
自然是环京独一无二的地段优势。这也是我开头说的,砸钱搞交通一定是在有价值可以发展起来的地方。
另外,这几年因为通州副中心的崛起,而北三县刚好离通州仅一河之隔,为更好地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通州区和北三县的一体化发展,《意见》提出了加快京冀两省市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大家重点看关键词:通州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此前并不是这种提法,在2020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中,通州区与北三县均说的是“协同发展”。
但去年初开始,提法变成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这说明可能不是共同发展的问题,而是融合性的问题。
今年2月11日北京市委公布的“三个清单”通知文件中,关于北京副中心和北三县如何发展中,其实明确提出了:
“争取国家出台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设立方案和管理机构组建方案。
也就是说,这里会单独划分一个类似雄安新区的示范区方案,极有可能会新建立一个新区。
简单理解:通州区和北三县的行政区划内重新成立一个“发展新区”,这也符合之前四统一的要求。
![](http://imgq8.q578.com/ef/0806/48455b90ad87f58c.jpg)
(此前自媒体猜测将要成立京东新区
图片来源:大山说房)
一旦通州和北三县确立要成立一个新区,这对于北三县来说,不是北京更似北京,加上22号线平谷线的设计,本就让北三县中的燕郊比北京更近北京。
这对燕郊楼市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价值。
过去大家觉得北三县一直就是个睡城,那是之于北京传统的国贸中心而言。
但一旦北京通州副中心成熟,北三县就绝对不是单纯的睡城。
何况到2025年通州将建成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
未来的通州一定是强产业的地区,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北三县势必也会承接副中心的产业外迁。
目前,一批高端高新产业合作项目落户北三县,特别是北京的部分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正在逐步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有产业、有配套、有地铁,还靠着北京,这样的地区价值潜力一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