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疫情防控方面,“公司+农户”模式公司通过分散化养殖管理,感染风险与感染损失较小,但农户疫情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猪舍设施与防范措施相对落后,增加了防疫难度;自繁自养模式公司设施先进,养殖人员防范意识强,养殖流程更严谨规范,但生猪高密度养殖亦增加疫情感染风险。
我们将温氏股份生猪养殖成本构成与自繁自养模式代表牧原股份进行比较,选择两公司2018年经营数据(2018年生猪经营未受非洲猪瘟影响,更具代表性)进行对比分析。
温氏股份单头生猪成本平均高于牧原股份 242 元,主要是由于“公司+农户”模式委托养殖费用的发生;其次温氏股份饲料原料成本相对较高,牧原股份养殖基地集中在河南粮区,温氏养殖基地多集中于南方地区,饲料原料价格相对牧原较高。
温氏股份“公司+农户”模式轻资产运作,固定资产折旧低于牧原股份 57 元/头;公司分散养殖在疫苗使用上也具有明显优势,药品及疫苗费用低于牧原股份 40 元/头。

公司经营模式已迭代升级为“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模式的缺陷。“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可将两个传统养殖模式优点整合。
养殖小区可以有效提高单场养殖规模和育肥舍的建设标准,走标准化、集约化养殖路线,提高育肥效率,同时转移部分资金与固定资产压力。
“公司+养殖小区”模式也是政府大力支持的发展对象,能够为部分养殖散户提供新发展路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就业。

3.2.盈利能力:猪肉价格竞争优势明显,价差行业领先
公司生猪销售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因品种和地域差异,头部公司生猪价格有所不同。
公司是国家瘦肉型猪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猪良种工程示范基地和无公害肉猪生产基地,生产的肉猪产品品质好、市场认可度高;公司生猪养殖布局合理,有较好的区域优势。在肉猪行情较好的时节,公司生猪销售往往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

公司生猪价差行业领先。
温氏股份生猪价差仅次于牧原股份,与牧原股份相比头均成本较高,主要源于模式带来的委托养殖费用,以及饲料原料成本较高,但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0年价差高达12.37元/公斤。

3.3.稳中求胜:资金储备充足,周期底部抗风险能力强
目前双疫情仍具有不确定性,公司保证可控的负债比率,稳健的扩张速度,安全性高。
公司2021年流动比率为 1.81,常年维持行业领先水平,资金储备充足,可有效抵抗短期经营风险。负债水平近两年因非洲猪瘟疫情有所上涨,2021年资产负债率为 64.1%,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盈利能力呈现周期性波动,近两年暂时下滑,2021年净资产收益率为-37.27%,因非洲猪瘟疫情产生的亏损已基本显露,后期有望回归正常水平。

3.4.降本增效:养殖成本逐期下降,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公司养猪成本主要有直接成本、完全成本和综合成本三个统计口径。
直接成本=猪苗成本+饲料成本+药物成本+养户饲养费,完全成本=直接成本+费用,综合成本=完全成本+其他盈亏,其中其他盈亏主要为母猪死淘成本、相关计提事项等几项内容,未来公司将主要采用综合成本概念衡量养猪成本。
2022年以来公司养猪综合成本逐步下降,主要是因为猪苗成本和费用的有效控制。5 月份猪苗生产成本已降至 390 元/头左右,相比 1 月份下降超 60 元/头。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