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接近债委会的人士认为,新方案落地时,关于平台估值,华夏幸福和债权人可能会拉扯很久
文 | 张光裕
编辑 | 王博
华夏幸福(600340.SH)的债务重组遇到了瓶颈。
距2021年10月华夏幸福披露《债务重组计划》即将满一年,然而,债务重组进度才刚刚过半。
2021年12月,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表决通过,总计2192亿元债务在随后的前4个月里,有1048亿元债务完成签约重组。但之后的5个月,新签约的只有155亿元。其中8月单月,新签约不到7亿元。
愿意接受方案的,前期都签完了。剩下的都是对方案不满的硬骨头。截至2022年8月底,仍有988.85亿元的债务没有签约重组,占华夏幸福总金融债务45%。
为了加快进度,华夏幸福在9月16日发布公告,在原有《债务重组计划》基础上,制订《补充方案》:公司搭建以物业服务、选址服务、园区运营服务为核心的“幸福精选”平台,用该平台的股权资源,以股抵债。
《财经十一人》获悉,最缺乏保障、需要靠华夏幸福后续经营偿还的约550亿元金融债务中,平安集团占了近70%。如果平安集团接受债转股,华夏幸福整体的债务规模会因此降下来,剩下的抵押债也会更安全。
其它债权人的态度大致分两派,手握质押担保的债权人认为方案没有吸引力,因为物业平台的资产价值、盈利能力,未来股权退出通道都不明晰;但对于原本没有质押担保,债务毫无保障的普通债权人,新方案能让他们握有一些股权,他们也许愿意接受。
华夏幸福有关人士说,针对投资人对平台估值等疑虑,公司近期会以邮件形式向债权人说明。
新方案硬伤明显
“幸福精选”是华夏幸福的物业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三家公司:幸福基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伙伴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苏州火炬创新创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幸福基业物业”、“深圳伙伴”、“苏州火炬”)。
从业务规模上,幸福基业物业是核心,这家公司由华夏幸福100%控股,常年为华夏幸福的住宅、产业园区、城市项目提供物业服务。深圳伙伴和苏州火炬的业务类似,都是做产业、科技园区的招商运营。华夏幸福在两家公司分别控股60%和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