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泰妮=薇诺娜”,这个对等关系几乎是行业共识,薇诺娜到底以什么“本事”示人?它主要针对敏感肌,“敏感肌”人群大部分也是成分党,敏感肌也似乎成为了一个护肤标杆,背后的潜台词是“敏感皮肤产品都能做好,正常皮肤更不在话下,也就是这种将”功效”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产品,在市场大肆流行,一时间,“美白、抗氧化、紧致、抗皱、祛斑、祛痘……”的字眼在种草平台漫天铺开,“功效护肤”火了。
据了解,2020年,中国品牌在功能护肤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三成左右,市场主导地位仍被国际大牌占据。薇诺娜的母公司贝泰妮成为“全村的希望”。
8月28日,贝泰妮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0亿元,同比增长45.19%,归母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增长49.06%。继2021年上半年营收突破10亿元后,在短短一年内就实现了上半年营收20亿元,连续两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双近五成增长。
来源:贝泰妮2022年中财报
从收入构成看,护肤品依然是贝泰妮的营收“扛把子”。护肤品上半年实现营收18.28亿,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接近90%;“医疗器械”营收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33%;“彩妆”品类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08%。
这么漂亮的增长数据,到底蕴含着贝泰妮怎样的“秘诀”?首先是线下渠道的快速拓张。一直以来,贝泰妮是一个主打线上业务的品牌,线上渠道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9.72%。但报告显示,贝泰妮线下自营渠道同比增长1002.16%,线下OTC渠道覆盖全国21个省,并进驻4000余家屈臣氏店铺,线下自营模式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0.02亿元,约占主营业务收入0.11%。
再者贝泰妮看重研发投入,财报显示,贝泰妮上半年研发投入约为0.88亿元,同比增长85.17%,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4.29%。当然在美妆赛道,最不可忽视的是营销。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贝泰妮销售费用为9.31亿元,同比增长46.15%。这远比研发投入多,这也和它依赖线上渠道有关。过去几年,贝泰妮的销售费用率一直没有低过40%,2021年销售费用率为41.79%。
这么高昂的销售费用也让贝泰妮“赚钱”变得更难。2022年上半年两季度的营收相比,第二季度多出4亿,但是净利润却环比下跌18.5%,这就足以说明成本结构导致“增收不增加利”。美妆行业本就是公认的红海,各巨头“虎视眈眈”,贝泰妮旗下护肤品品牌薇诺娜主打的“敏感肌”也并非不可突破,功效护肤巨头华熙生物、老品牌上海家化等企业也在推出同样功效的产品,追赶薇诺娜。
贝泰妮当然知道自己的处境,仅靠薇诺娜一个“吞金兽”能否在未来继续和百亿、千亿的国际大牌“过招”,恐怕贝泰妮自己也很难预测。但是,它一直在寻求“破局”的方法,比如扩充品牌,贝泰妮已衍生出“薇诺娜baby”“Beauty Answer”等新品牌,今年7月也推出了抗衰高奢品牌AOXMED。据悉,薇诺娜baby在过去一年的增速超过1000%,并在今年的618中取得了天猫婴童护肤品类第5名的成绩。
再比如,贝泰妮也将触角伸向了彩妆。红碗社曾报道过贝泰妮投资的国货底妆品牌方里FUNNY ELVES,方里获得贝泰妮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该品牌去年全年线上销售额突破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300%。
贝泰妮的成绩固然值得祝贺,但挑战也十分明显,第二增长曲线几乎是很多国产美妆品牌的问题。但显然贝泰妮不能一直将所有希望都押注在薇诺娜身上,营收依赖在90%以上的确让薇诺娜“压力山大”,贝泰妮要确保“金母鸡”不会遭受运营策略失败以及任何“负面”的同时,急需寻找适合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